(视频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央广网温州9月30日消息(记者 项楠 通讯员 戚梅丽 陈青)9月28日,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雁荡山站)暨第三届雁荡山骑行大会在浙江省温州乐清市雁荡山的山水画卷中展开竞速对决,点燃初秋激情。

比赛现场(央广网发 赵翔 摄)

景区变“赛区” 百余名职业选手火力全开

本次联赛设置了全程为168公里的男子大组赛和38公里的骑行组比赛。其中大组赛由16支职业车队共计123名职业选手参加。16支职业车队不乏有连续“征战”雁荡山站三年的车队,如捷安特洲际队、平潭国际旅游岛洲际队、恒翔洲际车队、中国香港驰恩体育车队等,也有麦特公关车队、高士特速铂特车队等新“战队”。

比赛现场(央广网发 刘言勇 摄)

在众多职业车队中,李宁之星洲际队一直备受关注。今年该队在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查干湖站、济源站、团泊健康城站等分站赛中均获佳绩。

雁荡山赛段在37公里和65公里处设置了冲刺点,在120公里和157公里处(大圈同一点位)设置二级爬坡点,非常考验队员的综合实力。“我们会挑选适当的进攻防守时机,采用大圈抢速度,小圈靠突围的战术,尽量拉大比赛难度系数,扩大总积分优势。”李宁之星洲际自行车队总经理孙哲分析说。

经过科学缜密的战术布局,“李宁之星”在雁荡山站收获颇丰,其王牌冲刺手Mudgway Luke表现出色,获得个人第二,同时还夺下绿衫和红衫,为今年的职业联赛成绩起到了关键作用。

“雁荡山的环境真的是一流,赛段的路线丰富有层次,平稳中带着挑战,对车手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第一次参加雁荡山站比赛的SCOM-五指山-MVMT洲际队队员陈誉升感慨地说。在本次赛事中,陈誉升一人拿下白衫和龙衫,成为新晋“黑马”。

车距变“骑聚” 千余名大众骑手追风竞速

第三届雁荡山骑行大会,是在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雁荡山站)后连续举办的、共享职业级别赛事赛道的大众自行车赛事。今年共吸引来自乐清、温州、台州、上海、福建等1200名自行车爱好者参与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混合大师组和女子混合公开组三个组别的较量。

赛道内,选手们弯道技术超越与变速突围的精彩场景频频上演,竞争态势异常激烈。面对陡坡时,选手们俯身踏蹬、奋力冲刺;行至平缓处,则趁机调整节奏,饱览沿途“车在画中行”的诗意风光。

比赛现场(央广网发 张丁可 摄)

 除了职业选手,1200名业余骑行爱好者顶着烈日“飙车”,“路况好”“风景好”是他们对比赛线路普遍的评价。本次活动通过“线下比赛、线上直播”的方式,共吸引了近450万人次观看。

“这是我第一次在雁荡山参加自行车比赛,以前只在视频里看雁荡山风景,现在自己成了风景的一部分!”来自台州的女选手郭诗怡笑称,在雁荡山骑行,仿佛连呼吸都带着“赚到了”的幸福感。

比赛现场(央广网发 沈沁泽 摄)

来自乐清铁骑单车俱乐部的选手钱响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是他第一次在家门口参加国家级赛事。为了准备这场比赛,一个多月前他特地买了一辆自行车,并加入了当地的自行车俱乐部。“以前都是作为观众为别人加油,现在作为新手融入其中,用骑行的速度感受家乡的风貌,这种体验很奇妙。”钱响说。

雁荡山骑行大会作为雁荡山孵化培育自有的自行车赛事IP,借势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的赛事影响力,通过“线上+线下”“竞技+骑游”的多重赛事模式,配套主会场骑行嘉年华系列活动,营造“骑聚”乐清、“骑遇”雁荡的热情氛围。

赛事期间,组委会积极策划“跟着赛事游雁荡山”系列活动,推出各类文旅消费优惠福利,进一步打响雁荡山文旅知名度,展示雁荡山全域丰富的生态、旅游、文化、体育等资源,推动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重振雁荡雄风注入“骑”妙因子,激活山水新活力。

赛事变“喜事” 数万名热情观众夹道欢迎

“加油,加油!”“姑娘们,好勇敢啊!”当发令枪响后,两旁的观赛群众不停呐喊助威,为国赛选手的专业点赞,为所有敢于挑战自己的大众骑手鼓劲加油。

一路骑行一路景。车手们在赛道上奋力追逐,赛道两旁的村民们纷纷为参赛者加油助威,欢呼声此起彼伏,为比赛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在雁荡山已经连续举办三年。三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四十多个部门、乡镇紧密配合,公安、交警、医疗、执法、志愿者等各路“幕后英雄”,用汗水与坚守,为赛事顺利进行织就了一张坚强的保障网。

28日早上7时许,一张张身着白色T恤的年轻面孔在雁荡山游客集散中心忙碌了起来,他们就是乐清市业余体校的孩子们。“体校的志愿者已经连续三年为赛事服务了,他们这次一共派出六十多名孩子,参与签到、检录、补给、颁奖等辅助工作,孩子们都很认真,也服务得很周到。”骑行组裁判组组长杨启美说。

赛事保障力量(央广网发 组委会供图)

赛道内,车手们挥洒汗水,勇往直前;赛道外,保障人员各司其职,保驾护航。

卫健、应急、气象等部门全力做好赛事医疗、应急等保障,确保赛事安全顺利;公安、交警、安保共派出近两千名警务力量,从起点到终点,每一公里都有他们的身影;雁荡、大荆、仙溪、龙西等沿线乡镇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为赛事营造“家”的感觉。

两个月来,体育、文旅、宣传等部门开展赛事筹备推进、氛围营造宣传等各项工作,为骑手们提供了规范、有序、热情、高效的服务。

编辑:李晓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