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8月11日消息(记者 王颖 昌思荣 见习记者 唐诗敏)你知道吗?在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上有一个不同寻常的项目,一项“飞在空中”的航空运动——无人机竞速。
这项于2022年首次进入世运会的赛事项目,巧妙地集科技速度与高难度的操控技巧为一体,因此又被广大爱好者称之为“空中F1”。8月14日至16日,这项“空中F1”将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室外田径场上演。届时,参赛选手们将佩戴飞行眼镜,通过操控无人机,在不超过550米长的赛道内穿越各类障碍物,展示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这项极具看点的竞技已把观众们的“期待值拉满”。放眼整个成都世运会,一场立体式“科技大秀”正在持续上演,科技创新成果点亮世运会赛场内外的各种“智慧场景”。
保障赛事服务 这些科技“上天入水”
成都世运会积极践行低碳办赛理念,正勾勒出一幅“绿色世运”图景,这其中就离不开“黑科技”的有效赋能。
赛场照明,必不可少,为降低照明布设成本,成都世运会采用滞空照明机器人,为比赛场地提供应急照明服务。滞空照明机器人搭载高效灯组,待机器升空后,几分钟即可完成照明设备的启动、调试等程序,照明面积可覆盖两个标准足球场。
滞空照明机器人(央广网发 成都市科技局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照明机器人不仅可以依据场地布置情况,自由移动到所需位置,而且待赛事结束后,这些机器人还能应用到其他活动中,可谓是“按需上岗、灵活就业”。
“请问你需要去哪里?”世运村中,机器狗既是“向导”,又是“移动小百科”。这些由“成都智造”的灵瞳L3智能四足机器人、智能导航机器狗是双语“赛事通”,它将语音交互“大脑”与工业级机器狗“身体”深度结合,可以理解自然语言,为提问者实时规划最优路线并安全避障引路。包括世运会小知识、城市文化等,它也能随时解答。如果你有需要,它还能变成“开心果”,轻轻松松表演后空翻。
机器狗正在表演后空翻(央广网发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机器狗的身影不仅在世运村可见,它在赛事安保服务中也有重要贡献。在赛场内外,承担安保工作的机器狗搭配“黑色皮肤”,十分酷炫。
据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AI首席架构师廖承斌介绍,这些黑色机器狗配备导航模块与天线,能在室内外精准定位、自主避障,加载的超宽带基站,赋予其定位跟随功能,可灵活配合人员行动,还有5G-A通感模块,能实现视频与信息实时上传,让指挥中心实现远程操控。
还有一对“机器人cp”喜欢“不走寻常路”,尤其专注“水下营业”。其中一款名叫潜鲛X100,它是智能全向抗流水下机器人,能够智能全向抵抗最大4.5节水流,实时识别水流并自动调整航速。
潜鲛X100(央广网发 成都市科技局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潜鲛X100最大潜深350米,搭载电子云台进行360°全方位拍摄。水底世界长啥样?潜鲛X100“尽收眼底”。因此,赛前安全检查重任也交到了潜鲛X100身上。在水中赛事项目开展之前,潜鲛X100要对比赛泳池的池底、池壁、排水口、进水口等进行全方位探查,保障水下设施稳定运行。
那么水中赛事结束后,清洁任务交给谁呢?这时候,潜行创新Hydro6泳池清洁机器人就来“交班”了。潜行创新Hydro6泳池清洁机器人拥有超强清洁力,双泵提供超大吸力,可以高效过滤池水。它的智能清洁路径与水线平移专利技术,可全方位深度清洁泳池,为广大运动员们筑起健康防线。
在成都世运会的现场,这些机器人“飞到天上,跑在地上,潜到水里”,可谓岗位不同,个个术业有专攻,为世运会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彰显人文关怀 这些科技“各司其职”
成都世运会上的科技,不仅有“智能化的看点”,还有“人性化的温度”。在热闹非凡的世运村,成都以满满的“科技诚意”开门迎客。
且看这款楼宇配送服务机器人-享递,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高温酷暑,只需手机一键下单,它就会在世运村内自主定位导航,跨楼栋、过闸机、乘电梯……这些基本操作不在话下。它目标明确:将物品送到运动员手中。
楼宇配送服务机器人-享递(央广网发 成都市科技局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有的机器人化身“外卖小哥”,有的机器人则做起了“移动销售”。“小贩”是全自助零售机器人,它每天的任务便是在超大空间中主动巡游,精准识别并靠近潜在顾客。“小贩”机身可搭载约60种商品,用户轻触屏幕选择,扫码支付后,对应商品即刻弹出。为了把“世运零售”做好,“小贩”还提供中英双语服务,为国际来宾提供“下单便利”。
考虑到运动员们日常锻炼、训练的需要,运动版“科技搭子”也上岗了。耀动魔方互动式AI壁球设施虽然长得比较“扁平”,但“内核”却动感十足。
耀动魔方互动式AI壁球设施是一款面向未来的AI智能互动运动终端设备,集成动作识别、体感互动、竞技训练、娱乐闯关、运动测评与数据分析等多重功能,致力打造成“运动即游戏,训练即成长”的新型运动体验平台。
体验者握着壁球拍,挥臂将球击向屏幕,耀动魔方的终端就会显示击球速度、精准度、落点偏差等数据。而且,耀动魔方会的还多,除了壁球,网球、足球、篮球、排球等多种球类,它都能果断“接单”。可以预见,这个运动版“科技搭子”未来的“就业前景”想必十分广阔。
还有降温帐篷、降温马甲、降温棒球帽等一系列降温产品,通过辐射制冷材料,可让着装者在晴朗的夏季户外降温至少5℃;环保侠绿色智慧厕所无需下水管网,采用生物降解技术,自动保持洁净,实时监测空气质量、使用情况……成都世运会期间,大家的衣食住行均有体贴周到的“科技服务”。
环保侠绿色智慧厕所(央广网发 成都市科技局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机器人的专业能力可感可触,还有些“科技+”产品居于幕后,同样值得关注。
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之一的乐山电力龙泉驿区100MW/2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蓄电待发”。这座可存储20万度电的巨型“充电宝”,为世运会相关场馆提供有力电力保障。
成都世运会主火炬操作间同时连接三个气源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构建“世运会智慧燃气综合保障平台”,下设141个AI智能监控点,自动整合420个“管网哨兵”传回的甲烷浓度监测数据,对巡检无人机与智能四足机器人等设备监测的实时数据“一网打尽”,为赛事期间火炬持续燃烧和117个世运会重要场所提供用气保障。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跨学科组建的太赫兹调控与通信技术团队牵头,联合成都广播电视台、京东方、中国联通中讯院、中电科13所、中物院微太中心等单位研发的太赫兹实时快速跟瞄通信一体化系统,精准捕捉世运会运动员们在空中翻转、跳跃的动作,只为保障转播画面清晰流畅、分秒无差。
在成都世运会上亮相的科技成果,是成都上演的“科技大秀”,更藏着中国人“绿色办赛”的巧思,孕育出既懂竞技需求、又含人文关怀的“智慧方案”。这些闪耀的中国元素、科技亮点,将继续成为城市发展的“火种”,照亮更广阔的“未来赛道”。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