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永州8月7日消息 盛夏的山林绿意盎然,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茶罗村处处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这看似不起眼的“绿叶子”,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在村民冯文新家的粽叶林里,翠绿的叶片宽大肥厚。“今年收购价又涨了,每斤鲜叶到了6块5!”冯文新边利落地收割着丰产期的粽叶边高兴地说。他家种了30多亩粽叶,其中8亩已进入丰产期,收入十分可观。
与他同样忙碌的,还有茶罗村粽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盘正香。他正带着电子秤和记账本,开车穿梭在蜿蜒的山路间,逐户上门收购。“这样能省去村民往返运输的麻烦,现收现结,大家都放心。”盘正香介绍,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收购鲜粽叶14车,总量超过70吨。
村民冯文新正在收割粽叶(央广网发 李严军 摄)
这漫山遍野的“绿”,如何源源不断转化成村民口袋里的“金”?其背后的关键在于创新的模式和有力的支撑。
九疑山深处、耕地有限的茶罗村,有着种植优质粽叶的悠久传统。近年来,村里紧抓机遇,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不仅统一提供技术指导、提升产品品质标准,更与所有加入的种植户签订了“保底包收”协议,让村民种得安心、卖得踏实。得益于品质优势和渠道拓展,茶罗粽叶鲜叶价格连年走高,从去年的每斤6元升至今年的6.5元,创下新高。
九疑山瑶族乡茶罗村千亩粽叶示范基地(央广网发 李严军 摄)
市场信心倍增的同时,政策的“春风”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在后盾单位湖南九嶷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帮扶下,茶罗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尤为关键的是,当地实施了新增种植每亩奖补200元的激励政策。好政策如同“强心剂”,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种植热情。短短几年间,茶罗村粽叶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400余亩“裂变式”增长至2000多亩,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带。
曾经的“山间草”,如今成了“摇钱树”。仅粽叶产业一项,今年预计将为茶罗村带来逾300万元的产值。一片片鲜翠欲滴的粽叶,正在瑶乡村寨的土地上,生动书写着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策划:王宇晨
记者:黄珂岚
摄影:李严军 余巧艳
视频:罗煌阳(实习)
配音:马湘涵(实习)
央广网湖南频道 出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