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6日消息(记者林馥榆)“这条路走对了。”水墨氤氲的山川间,四个身影踉跄前行——“背锅侠”小猪妖、身披袈裟的蛤蟆精、社恐发抖的猩猩怪,被强行闭麦的黄鼠狼精,组成一支荒诞又热血的“草根取经团”,踏上一段笑泪交织的西行冒险之路。

影片资料(来源:出品方提供)

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自8月2日上映以来备受关注。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5日晚间,《浪浪山小妖怪》上映4天的总票房已突破2亿元。市民唐小姐告诉记者,“本来是陪孩子看的,看完感觉讲的都是自己日常生活,很有共鸣。”

在上海影城,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打卡装置吸引观众驻足(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小猪妖组团西行闯新路 “无名之辈”也值得被书写

两年前,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曾引发全网现象级热议。其中备受关注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以主角小猪妖作为“努力打拼的无名之辈”的缩影,消解了传统神话与都市现实的边界,引爆观众的情绪共鸣,单集即突破1亿播放量。

今年,由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团队打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把“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这句呐喊扩展成一部118分钟的“西行生存指南”。影片将镜头对准四个看似不靠谱的无名小妖,怀揣着“取经成佛”这个荒诞又热血的梦想,踏上了从“小透明”逆袭成为自己人生“主角”的爆笑旅程,却在途中越来越明白“取经”到底取的是什么。

《浪浪山小妖怪》剧照(央广网发 出品方供图)

“这些小妖怪,可能在别的故事里只是数字或者是背景人物。可我们想,他们也在努力生活,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就像我们大多数平凡人一样。”电影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说,“我觉得平凡人更值得被书写和表达。这也是无论短片还是长片,我们都坚持把视角放在没有名字的小妖怪身上的原因。”

不少观众看完电影之后直呼“简直说出了‘打工人’心声”。陈廖宇表示,小人物面临的困境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出的选择都有共通之处。不仅是打工人,不同行业、不同生活状态的人,可能都会在某些具体的人物身上,具体的桥段细节上看到自己。“比方说,电影里当小猪妖和蛤蟆精先后教猩猩怪说‘我是齐天大圣’那个桥段的时候,我想大家看到的可能不是工作的场景,而是想起自己在家辅导孩子作业的场景。”陈廖宇举例说道。

国风笔触下不带滤镜的“山路片”“人物片” 水墨意境中流露东方美学

为了在大银幕上呈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充满奇幻想象的“浪浪山”世界,影片汇集了一支超600人的制作团队,精细制作超1800组镜头,打磨2000多张场景图,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与电影镜头的光影空间感完美融合,每一帧都是极具东方美学意蕴的流动画卷。

《浪浪山小妖怪》海报在上海影城展出(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陈廖宇在此前的首映现场分享了电影背后的“笨功夫”:为了让小猪妖的耳朵在风里颤得真实,团队把国画技法逐帧分拆,“动画的尽头是手工”。

“有人说我们这部电影是公路片,我开玩笑说是山路片。”陈廖宇表示,想象一下电影中的自然风光,包括中国的古建筑,古村落等,用中国的水墨笔法去描绘会表现得更直接,更到位。“这还是一部不带美颜滤镜的动画人物片,就像我们在山野里头看到的普普通通的小动物,不起眼的小妖怪,所以用手绘这种带有笔墨粗细浓淡变化的线条也更合适。大家如果在银幕上仔细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线条不是那种特别干净、特别光滑的,而是带有毛笔画出来的感觉。手绘的效果一方面贴近中国传统的审美,另一方面从电影的表达上讲,它也是适合我们这个题材和故事。同时也是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前辈们一贯的追求的风格上,我们尽量去找适合当下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新的发展和变化。”

“小妖怪”点燃电影暑期档 开辟国漫崛起新路径

从之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杨戬》《长安三万里》,再到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近年来国产动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浪浪山小妖怪》更是将观影热情再度推高。

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剧照(央广网发 出品方供图)

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看来,电影从不缺技术,缺的是如何替观众把心里话说出来。为什么今年电影暑期档的热度会被“小妖怪”点燃?他把原因归结为“三重共振”:首先是文化共振,影片把《西游记》的“缝隙”填进现代生活场景,让“真经”从西天落到人间;其次是情绪共振,所有人都懂的小委屈,被四个无名小妖怪以戏谑方式呈现;最后是审美共振,传统国画与西方透视光影融合,东方美学元素在当代银幕上进行创新融合与基因重组,让观众感叹“这才是国风正确打开方式”。“我觉得《浪浪山小妖怪》开辟了一条国漫崛起的新路径,就是把中国动画的水墨,水彩二维呈现方式和《西游记》这样的大IP结合,同时和现在各个年龄层观众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的一条道路。”

陈廖宇认为,当民族自信心增强的时候,大家就会把更多的目光放在自己身边的好东西,国产动画电影就会有更多机会让国人注意到。另一方面,一代代动画电影人通过持续不断地积累和努力,作品也越做越好,得到更多的鼓励,也有了更好的机会,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正如《浪浪山小妖怪》主题曲《重如尘埃》里唱的——“一颗尘埃的重量,藉藉无名也有光,手心命运的掌纹通向彼岸。回头看,枝叶繁茂,山花绽放”。小猪妖用一把钉耙撬动了暑期档,也撬动了中国动画的下一程。

编辑:沈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