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7月29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实习记者 白欣然)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经济运行数据近日公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37.4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

云南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主要指标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提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动能不断蓄积。

三产协同发力 夯实发展底盘

从“三次产业”运行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稳定支撑。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93.57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09.39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34.48亿元,增长4.9%,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工业“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10.1%、5.1%、3.6%。从重点产业看,非烟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8.8%,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农业方面,粮食生产基础扎实。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363.02亿元,同比增长2.8%。夏粮实现丰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267.03万吨,同比增长1.1%。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绿色云品”稳步扩容。上半年全省茶叶、咖啡、水果、中药材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1%、14.8%、5.2%、11.4%。

村民正在收割粮食(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内需释放动能 多元拉动显活力

内需“引擎”稳定运行,消费、投资、出口形成协同合力,增强经济循环韧性。

从消费端看,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3.33亿元,同比增长4.2%。城镇、乡村市场同步回暖,乡村零售额增长4.9%,高于城镇0.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和餐饮消费分别增长3.9%、5.8%,6月当月零售总额增速达5.5%,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4%,对整体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交通投资增长17.0%、水利投资增长5.6%。能源工业投资增长30.7%,延续高位运行态势。

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0元,同比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3%、5.8%,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有效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

咖啡集市,市民正在选购云南咖啡(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新兴动能强劲 数字绿色双引擎提速

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2%、9.7%,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7.0、4.5个百分点。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等绿色制造产业继续壮大,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1%。

清洁能源发展优势持续释放。全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202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水力发电量增长9.1%、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增长40.5%,清洁电力占比达到83.7%,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有效服务“双碳”目标。

新兴服务业提速发展,数字经济亮点频现。上半年,云南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6%、12.4%。现代物流、居民服务等接地气、贴民生的行业快速增长,装卸仓储、多式联运分别增长34.6%、19.0%,居民服务类行业增长14.5%。

临沧耿马山上的光伏板(央广网发 耿马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从产业到民生,从投资到消费,云南经济运行“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动力更强、“新”的亮色更足。绿色转型提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城乡融合持续深化,经济发展成效更实、质量更高、韧性更强。

编辑:赵贝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