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焦作7月24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烈日下的小推车,褪漆的旧喇叭——当张磊磊站在摇晃的车斗上,用方言吼出“有空调开空调,没空调开风扇”时,他未曾料到这条视频将撬动过亿次的播放,更未料到评论区会涌出许多“那是我妈/爸”的呼唤。
旧喇叭喊出亿次播放
7月21日上午,河南省沁阳市张留村村委会大院蝉鸣震耳。刚结束走访的张磊磊抹了把汗,与记者坐在村委会前的阶梯上。当记者问及“拍视频应该很辛苦吧,起步要做好多事”时,这位皮肤黝黑的村支书提高声调,带着浓厚的河南口音回应:“咦……村里发展不容易,咱可不敢等,得主动出击啊!”随后,他从墙角拎起那只标志性的旧喇叭,喊着记者前往他的“拍摄现场”。
村里凑出来的拍摄团队(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三周前那条引爆网络的视频,源自张磊磊一次寻常入户走访,他发现:装了空调的老人,任凭汗珠滚落也舍不得按下开关;没有空调的,就那样摇着蒲扇,在闷热里默默硬扛。当问起“热不热?”,老人们都说:“不热,”一如父母常挂嘴边的“不爱吃肉”这近乎本能的“谎言”,张磊磊知道——那是千千万万父母骨子里的节俭,为给远方的孩子,多省下一点点。正是这份揪心的发现,催生了他用手机随手拍下的那条高温提醒。未曾想,这朴素的乡音、滚烫的关切,瞬间击中了许许多多的网友,点赞如潮。无数屏幕前的游子,眼眶一热、带着急切,将视频转发给家中双亲:“爸、妈!听话,快把空调开开!”
最初举着手机在田间转悠时,张磊磊遭遇过村民异样的眼光。“怕人说村支书不干正事。”他搓着结满茧子的手回忆。转折发生在团队发现留守老人成为“最佳群演”——当在外子女刷到视频激动留言“那是我妈”“那是我爸呢”,老人们拍视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如今老人们看到镜头都会主动整理衣襟,记者拍摄时,他们显得习以为常,自然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小屏幕转动大变化
走进村里的养殖场,张磊磊展示着他扒拉出来的刚下的蛋。“留守村民平均年龄比较大,搞不了高科技。我们现在正在销售土鸡蛋,也正在申请馒头加工项目。”张磊磊说。但他也有梦想,希望村里能多一些岗位,让一部分村民不用再背井离乡。
张磊磊展示自己刚扒出来的土鸡蛋(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村民张广东对拍摄艰辛深有体会:“38℃高温拍了20遍。”他对记者说,张书记拍视频,一是为了提升咱们村的知名度,二是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出去,村里人都特别支持。
更让张磊磊感慨的是村里的工作也好做了很多,这是实实在在的变化。之前村里有个美丽乡村项目需拆除闲置旧房,据张磊磊说,房主已经几十年没回来了,但通过视频看到村貌变化后留言:“书记你定!我刷了你的视频,你干得特别好!”还有一位在重庆住的村民,也是几十年没回来,看到视频后专门开车从重庆赶回,在家住了一天,在村里拍拍照就走了。
暮色渐沉,张磊磊蹲在刚硬化的村道上检查沥青缝隙。远处传来老人的招呼声,他转头对记者说:“村里越来越好,咱得让走出去的孩子看见——老家亮堂着呢!”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