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理7月24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正值盛夏,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安乐村的高山蓝莓基地迎来今年首个采收高峰。该基地位于海拔3000米的高原地区,是鹤庆县重点打造的晚熟蓝莓产业项目,总面积566亩,总投资达5000万元。

当地农户正在采摘蓝莓(央广网发 张珍 摄)

据介绍,安乐村地处西山片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适宜蓝莓生长。基地引进“杜克”“德雷柏”等晚熟蓝莓品种,采用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全程实施物理防虫和生物防治措施。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与温控技术的保障下,蓝莓果实糖度达到15-16°Brix,单果直径在12至20毫米之间,耐储运性强,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基地日采摘量约3吨,主要销往上海、广州、华东、华南等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云南云海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邬少君表示。

该蓝莓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当地通过“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产业模式,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就近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当前采收高峰期,基地日均用工量近220人次,全年用工达8000人次,年务工支出超过300万元。

村民毕柳叶是安乐村的一名在校大学生,趁暑假参与蓝莓分拣工作。“每天能收入120元,不仅能补贴家用,学费也有了保障。”她说。

晚熟蓝莓(央广网发 熊雨婷 摄)

安乐村蓝莓种植实行“错峰上市”策略,采收期集中在每年7月至9月,避开蓝莓主产区和进口产品的集中上市期,市场优势明显。2025年基地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蓝莓可达200吨,产值突破1500万元。该项目正逐步成为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也为滇西高原高端水果市场培育提供了新样本。

分拣蓝莓(央广网发 熊雨婷 摄)

据介绍,鹤庆县正加快推动蓝莓冷链设施建设,将安乐村蓝莓冷链加工项目纳入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支持范围,计划投资300万元新建500平方米冷库和400平方米分拣车间,预计年内建成。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果品保鲜及流通能力,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约20万元。

编辑:赵贝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