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7月23日消息(记者罗晓英)福州作为全国著名侨乡,侨务资源得天独厚。为推进侨益司法保护和法律服务,7月23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福州法院)联合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召开“加强新时代侨益保护,助推海丝核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侨益司法保护助推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公布了福州法院侨益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关于加强新时代侨益司法保护助推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筑牢侨益保护的前沿阵地、树立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打造惠侨举措的实践高地、组建理论研究的创新智库。工作举措包括在横向协同上构建各部门与司法联动机制,实现侨益司法保护从诉求响应到纠纷化解再到权益保障的全链条协作;在纵向贯通上完善上下级法院协同机制,实现上下级法院在线诉讼服务、法治资源共享,为涉侨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保障;在纵横融合上强化涉侨惠企机制效能,完善全过程诉调衔接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顺应新形势下涉侨审判的新要求、新期待。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据介绍,涉侨案件类型多样、涵盖面广,包括婚姻、继承等家事案件以及合同、公司股权等商事纠纷,由于侨胞、侨眷多分居海外,送达以及参与庭审多成为推动案件进程的难点、堵点。福州法院通过深化府院联动、积极搭建全流程线上审理平台等数字手段,运用微信等通信方式,充分调动律师和当事人等诉讼参与方的积极性,实践并拓展“枫桥经验”内涵,既便于当事人参与诉讼,又能将涉侨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福州法院在侨益保护工作方面起步早、举措实、成效显。早在2011年,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与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在全国率先建立“法院—侨联”诉调衔接和特邀调解机制。2016年,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侨胞诉求,设立了全国首家涉侨诉调工作室,得到了中央统战部、中国侨联和海内外侨胞的高度肯定。在前述工作基础上,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联合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福州仲裁委员会联合推出“法仲联侨”协同机制,进一步优化侨益保护工作。

这些举措在依法保护侨胞侨眷侨企合法权益、推动纠纷源头化解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例如,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年审理涉诉金额高达10亿元的原告某建设公司与被告某商贸公司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依托涉侨诉调工作室促成各方达成和解,该案入选福建省法院年度十大精品案例。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在郭某甲诉埃某等继承纠纷案中,充分运用“智慧司法+柔性解纷”,以数字司法破解“跨国诉讼难”,为跨境遗产继承纠纷提供便捷温情的司法方案。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法院在林某诉唐某等遗嘱继承纠纷案中,打造了“适老护侨”解纷模式,同步破解“数字鸿沟”与“大洋阻隔”双重困境,实现“老人少奔波、侨胞零越洋”的司法温情保障。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在林某诉庄某、王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中,通过“e仓法”全域数智平台实现了跨境线上调解,不仅成功破解了地域限制带来的司法难题,还为案件处理提供了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

下一步,福州法院将以推动新时代侨务工作创新发展为抓手,联合福州市侨联持续强化侨益司法保护工作,不断健全完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侨”架“桥”,扎实高效推进涉侨司法服务,以法治之力维护广大侨胞侨眷侨企的合法权益。

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林高星,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玲,福州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秋华,各基层法院分管涉侨审判工作的院领导,各县(市)区侨联主席,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涉侨特邀调解员代表以及侨胞侨眷侨企代表参加发布会。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