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银川7月22日消息(记者李畅 齐平 见习记者吴佳仪)大暑节气来临,如何科学养生、安然度夏?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大暑)健康知识发布会,来自宁夏血液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安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疾控中心、宁夏银川市中医医院的权威专家围绕大暑节气养生、夏季常见疾病预防、食源性疾病、暑期近视矫正、溺水急救、无偿献血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健康问题,为公众带来一份实用的“大暑健康指南”。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吴佳仪 摄)
中医养生智慧融合现代医学
面对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易引发的胃肠炎、消化不良,银川市中医医院徐娟专家现场支招:上午可饮用姜枣茶温补脾胃,中午喝一杯酸梅汤健脾消食,晚间食用百合莲子羹养心安神。徐娟特别提醒,需注意节制冷饮,避免空腹吃冰镇西瓜,睡前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消化。
针对“冬病夏治”,徐娟介绍,三伏天是调理脾胃虚寒、关节疼痛等问题的黄金期,可采用穴位贴敷、脐疗等外治法激发阳气。其中,脐疗通过神阙穴渗透药物,尤其适合脾胃虚弱的成人及儿童患者。
健康风险防控全覆盖
宁夏回族自治区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监测科科长、主任医师袁秀娟强调:夏季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高发,建议购买凉拌菜和卤味时选择正规商家,家庭加工需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她特别提醒避免食用野生蘑菇,目前尚无简易鉴别毒蘑菇方法,“不采、不买、不吃”是最有效预防手段。
针对暑期儿童溺水高发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亮分析,儿童因其头部占比大、对氧需求量高、体温调节能力弱等原因,溺水风险高。他详解溺水预防措施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重在避免儿童接触危险水域如安装护栏、警示牌,加强警示教育;二级预防强调学习自救技能,如“仰漂式自救”;三级预防则需警惕获救后可能发生的“迟发性肺水肿”,强调及时送医检查至关重要。
无偿献血服务再升级
宁夏血液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邵峰介绍了宁夏“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新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可通过“宁夏献血”公众号申请在线办理血费报销业务或通过“全国电子献血证”小程序申请异地血费减免,也可选择在宁夏地区开通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在医院结算窗口办理血费减免业务。
她提醒夏季献血者,需注意献血前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若因熬夜、饮食油腻等导致转氨酶升高,调整作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细节决定健康质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王瑞建议,夏季失眠者可将卧室温度控制在26℃左右,选择透气床品,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他推荐“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缓解焦虑,并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即使周末也应保持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避免午睡过长影响夜间睡眠。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副主任张爽指出,每天2小时自然光照是防控近视的关键,建议学龄儿童每3-6个月检查视力。她提醒家长,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学龄期孩子非学习屏幕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且每使用半小时需休息5~10分钟。
发布会通过专家的权威解读,为公众提供了涵盖生理、心理、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夏季健康解决方案,助力市民科学应对高温挑战,安然度夏。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