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7月17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 邬眉)管风琴的悠扬旋律在八卦楼穹顶下回荡,德国少年合唱团与厦门六中博雅合唱团的歌声跨越海峡共鸣……7月12日至21日,第六届鼓浪屿音乐季在“音乐之岛”——鼓浪屿举行,活动通过近百场演出,打造“全民参与的沉浸式音乐盛会”。

作为一场集多元音乐风格、高端艺术水准和广泛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盛会,鼓浪屿音乐季不仅是音乐爱好者的狂欢节,更是展示鼓浪屿深厚文化底蕴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音乐季集结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音乐家和优质原创音乐力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多元融合

打造音乐季璀璨全景

本次音乐季延续“浪漫世遗乐动琴岛”主题,通过近百场演出与活动,将鼓浪屿打造为“全岛皆舞台”的艺术乌托邦。活动期间,鼓浪屿港仔后沙滩、鼓浪屿音乐厅、管风琴艺术中心、鼓浪屿街头等地将开展近百场歌剧、管风琴、钢琴、流行等多元形式的演出及活动,为全球音乐爱好者献上一场沉浸式音乐盛宴。

同时,音乐季积极践行“申遗为民、文旅惠民”理念,大部分活动面向大众免费开放预约,在兼顾高雅艺术与潮流文化的同时,覆盖全年龄层观众,打造了全民可参与的沉浸式音乐盛会。

大批爱好者上岛感受音乐氛围(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文旅融合方面,通过精心策划海上舞台、音乐殿堂、音乐街角、音乐空间四大板块,举办近百场演出及活动,吸引大量游客上岛,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有效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音乐季还深度挖掘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并将其作为承载中华文化、展示中国精神的重要符号,为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书写全新注脚。

名家云集

搭建文化交流桥梁

转角处的箫声、码头的手风琴独奏……漫步在鼓浪屿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不同风格的音乐表演,国际大师指尖流淌的西方古典乐与本土音乐人演绎的流行音乐在此碰撞,勾勒出鼓浪屿独特的音乐图景,而促成此图景的“画笔”,正是“鼓浪屿驻岛艺术家计划”。

卢德格尔·卢曼现场授课(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作为音乐季的一大亮点,“鼓浪屿驻岛艺术家计划”自2023启动以来,已签约了托马斯托特、奥利维耶·拉特利、奥尔加·贡姬娜等一批与鼓浪屿文化特质相符的国际知名艺术家。此次,国际管风琴界泰斗、德国著名管风琴家卢德格尔·卢曼作为第八位签约的驻岛艺术家,不但在管风琴艺术中心上演了独奏音乐会、举办了大师课,还与厦门六中博雅合唱团合作音乐快闪,吸引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欣赏。

除了国际名家,国内知名艺术家也为音乐季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携手3位优秀青年歌唱家,亮相“倚石听声”中国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用歌声演绎了穿越千年的平仄雅韵;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站在八卦楼的红砖拱廊下,即兴高歌了《卡门》中的经典片段,使歌剧与建筑相互赋能;著名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沈凡秀与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董晓琳的跨界合作,展示了中国音乐在融合与创新方面的无限可能……

石倚洁携手3位优秀青年歌唱家亮相(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鼓浪屿‘全岛皆舞台’的氛围,既是一种创作自由的解放,也是一场艺术表达的深层挑战。”第三次来到鼓浪屿的石倚洁给予了这座小岛及高的评价,在他看来,鼓浪屿既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又镌刻着海洋时代的浪漫与沧桑,更处处“流淌”着音乐氛围。“在这里,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不再局限于传统剧场中的单向输出模式,音乐回归到更原始的‘环境艺术’状态。”

伴随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在此碰撞、融合,鼓浪屿音乐节已然成为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交流与互鉴的平台。众多国内外顶尖音乐人的参与,则进一步强化了鼓浪屿“音乐之岛”的品牌形象,吸引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和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座小岛独特的音乐魅力,为鼓浪屿的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邬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