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墨脱县连续两年实现亿元产值和百万斤茶青产量“双突破”
茶香沁人富边城
雅鲁藏布江的云雾滋养出高原佳茗,秘境墨脱的匠心培育出富民产业。
在这片被誉为“莲花秘境”的边陲峡谷之中,高山有机茶正成为广受市场青睐的西藏名优特产和兴边富边的绿色名片。
2025年,墨脱县茶产业全年产值达1.13亿元,同比增长10.02%,站稳了亿元台阶;茶青采摘量141.78万斤,同期增加38.84万斤,同比增长37.7%;带动群众每户增收5000余元,连续两年实现亿元产值和百万斤茶青产量“双突破”。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更是当地因地制宜推动绿色发展的新答卷。
林芝市墨脱县地处藏东南深山峡谷地带,一条雅鲁藏布江、一座喜马拉雅山将这里塑造得千水争流、万山竞秀,温度适宜、海拔适中,非常适合种植高山茶。
据墨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次仁乔介绍,自2015年以来,该县累计已建成1.9万亩有机茶园,采摘茶青430.18万斤,带动农牧民增收7295.87万元,茶叶已然成为带动边疆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墨脱的茶叶“喝”着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溪水,“沐浴”着孟加拉湾送来的暖流,把根深深扎进喜马拉雅山的泥土里,经过农技革新和精心管护,可实现茶青四季采摘,出产的茶制品覆盖绿茶、红茶、白茶等各大品类,产品行销全国。其中,墨脱红茶、绿茶等系列品牌产品获得全国性茶叶博览会金奖12次、银奖1次。
为推动茶叶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墨脱县陆续引入6家茶企,大力推广“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坚持市场化运营,积极推动茶产业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产品上线“抖音”“天猫”“832”“本来生活”等购物平台,“美丽边城·秘境墨脱”馆入驻中国(义乌)“百县万品”助农展销中心,墨脱茶全国门店达10余家,经销商超90家。更与“农夫山泉”达成战略合作,2025年8月,首批7万斤墨脱红茶启运黄山基地,开启墨脱茶直供龙头企业的发展新模式。
作为墨脱县培育出的重点本土企业,林芝墨脱茶业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智能化生产流水线的机械臂正有序地进行揉捻、发酵等工序,屏幕上的参数展示着一片片小小茶叶正在发生的蜕变。
自2014年成立以来,林芝墨脱茶业有限公司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引入全套先进设备,与高校院所开展科研合作,发力成果转化落地,建成了集生产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
该公司董事长达娃说:“墨脱县有重点发展茶产业的决心,设立了多项推动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种植生产、市场培育等各个环节给予支持,我们有信心在这里发展壮大,带动本地群众一同致富。”
不断发展壮大的茶产业,是群众增收的希望。
在墨脱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推动下,这几年,诸如甘登乡格林村、墨脱镇墨脱村、背崩乡德尔贡村等越来越多的边陲村庄开始规模化种植茶叶,采摘茶青以及发展茶园旅游的收入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其中格林村的缥缈茶园,山峦叠翠、云雾氤氲,茶垄似舞动的哈达,绕山延展,远处南迦巴瓦的峰尖若隐若现,景色秀丽动人,引得络绎不绝的游客纷纷在莲花观景台上拍照打卡。
靠着缥缈茶园的规模化种植,以茶叶立村、旅游兴村的格林村成为墨脱县茶青收入较高的乡村,户均茶青收入都超过了4万元。
不仅如此,茶园风光还带动了当地的餐饮、民宿。
村民仁青措姆说:“这几年,采摘茶青的收入很不错,游客也越来越多,许多来墨脱的游客都会到我们村看看。为此,家家户户都开起了家庭旅馆。在我们这里可以实现吃、住、赏、品、购一条龙服务。”
2024年,墨脱县入选中国十大茶旅目的地。如仁青措姆所言,茶园旅游正成为当地群众新的增收点。
如今,墨脱县积极推动“茶叶+”融合发展,以茶为媒,打造缥缈茶园等一批茶旅融合景点,每年举办茶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探索茶园观光旅游、采茗品茗体验、茶产品销售三位一体的茶旅融合发展体系,让秘境墨脱游有茶韵、玩有茶香、购有茶礼。
不仅如此,墨脱县还在继续延伸茶叶产业链。通过深化与福建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创新推广“茶叶+枇杷”茶果套种发展模式。截至目前,茶果套种面积已达8000余亩,累计种植枇杷8.2万株,“黄金叶+黄金果”一块地、两项收益的双收成果初步显现。
次仁乔说,发展至今,墨脱县已建成100多个高标准高山有机茶园,共39个村、1万余人从中受益,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兴边富民、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
墨脱茶,香万家;墨脱茶,富万家。这座边陲小城正在茶山林海之间悄然蝶变。(记者 刘枫 谢筱纯)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