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纳尔乡以“保丰收、稳民生”为目标

全力做好“三秋”工作

连日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纳尔乡紧盯农时节点,以“保丰收、稳民生”为核心目标,提前谋划、周密部署,通过党建引领强根基、安全生产保稳定、宣传引导明方向、互帮互助暖民心四项举措,全力推进“三秋”各项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为来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纳尔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工作体系。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各村任务清单与时间节点,定期召开调度会研判生产进度、解决实际问题。各村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农技服务队”,组织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协助农技人员开展病虫害防治、农机调度等工作,针对种植大户、困难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确保生产环节不脱节、无死角。

为防范“三秋”生产安全风险,纳尔乡聚焦重点环节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检查,组织农技人员对10余台收割机进行检修,发放《农机作业安全手册》200余册,严禁无牌无证、带病农机上路作业。此外,加强田间防火与用电安全宣传,在田间要道设置警示标识,组建村级应急巡逻队,每日开展防火巡查,确保生产安全“零事故”。

为提升群众生产效率与安全意识,纳尔乡多渠道开展“三秋”宣传引导工作。利用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载体,每日播报天气预警、农机作业安全规范、秋种作物选种技巧等实用信息,累计推送各类提示200余条。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田间课堂”活动,围绕青稞、小麦等主粮作物的收割要点进行现场讲解。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粮食安全政策与节约粮食理念,引导群众珍惜劳动成果,营造重农、爱农、助农的良好氛围。

针对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农机短缺等问题,纳尔乡倡导“邻里互助、抱团生产”模式,凝聚多方力量解民忧。在各村设立“互助服务点”,组织青壮年、返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帮扶队,为留守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协调农机合作社,建立“农机共享”机制,统一调度收割机、播种机等设备,优先保障小农户生产需求,降低农机使用成本。

下一步,纳尔乡将持续跟踪农忙进度,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困难,同时做好秋收后的耕地保护、冬灌等准备工作,为今年农业丰收、明年农业生产开好局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杨子彦 通讯员 拉巴 吉拉)

编辑:孔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