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活力涌动 高原经济焕生机

——解码我区经济增长密码

今年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市场需求总体稳定,要素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82.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当前,从产业协同到消费活力,从传统优势到新兴增长极,全区经济正以稳为基,以进促稳,为全年经济持续向好奠定坚实基础。

为解码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活力之源,记者走进拉萨街头,看到清晨的东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里,本地菜农的摊位前新鲜果蔬码放整齐;巷尾的甜茶馆里食客满座;街角快递点的小哥正往车上装载着“西藏特产”包裹……这些市井间的鲜活场景,既透着消费市场的蓬勃脉动,也展现着消费场景的深刻变迁,勾勒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动轮廓。

消费热潮涌动,政策激发活力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极大激发了居民消费热情。从市场表现看,上半年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3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45.2%,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印证了政策对消费潜力的释放作用。

走进拉萨美的生活旗舰店(嘎吉林购物广场店),店内显眼位置摆放着“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海报,工作人员正忙着向顾客介绍补贴政策。门店负责人马有才介绍说:“今年上半年,门店整体销售态势平稳,但参与以旧换新的客群活跃度显著提升。从品类来看,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大家电的置换需求尤为突出,不少消费者选择套购,一套三件家电叠加政府补贴与门店优惠后,最高可节省2000多元,实打实的优惠力度有效拉动了消费。”他还说,门店同步配套了免费送货上门、安装调试等服务,“便捷的服务加上可观的优惠,增强了消费者的置换意愿。下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优化促销方案,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省心的置换体验。”

“最近家里的旧电视换了台新的智能大屏电视,政府补贴加上商家优惠,省了不少钱!”拉萨市民次仁卓玛笑着分享道。我区以旧换新政策推行后,像次仁卓玛这样参与消费升级的市民不在少数。据统计,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7.6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66.7亿元,增长8.9%,政策效应显著。

业态创新升级,多元蓬勃发展

白天的拉萨,日光洒满街巷,市井烟火与游客的探寻脚步交织成生动的城市图景。作为拉萨八廓街地标性的文化餐饮空间,玛吉阿米既是游客感受藏地文化的热门打卡地,也是当地商旅文融合的鲜活例子。“我们一直想让餐厅不只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个能让大家多了解西藏的窗口。”餐厅负责人泽科说,“现在每天下午三点请老师来讲仓央嘉措的故事,也聊西藏的风光民俗,好多客人会特意留下来听,大家在这儿边吃边聊,把美食、文化和游玩串在一起,氛围特别好。”当下,旅游经济的蓬勃态势正从日间的文化探寻延伸至夜晚的消费体验,成为我区经济活力的鲜活注脚。

夜幕降临,这份活力以更热闹的姿态延续。漫步在拉萨街头,霓虹与藏式建筑相映,特色小店、文创市集、演艺场所次第亮起灯光,构成一片热闹的夜间消费场景。“晚上在宇拓路‘拉萨不夜城’逛街,比想象中还要热闹。刚吃了一份酸奶,边走边看,许多文创摊位都挺有意思的。”山西游客吕女士说。

为加快推进拉萨夜间经济发展,2024年,拉萨市认定了北城新天地、天海国际广场、柳梧万达广场、慈觉林藏院风情街等4家夜间经济示范区,以及拉萨印、西藏天海商城、八廓商城、堆龙上谷夜市等1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西藏不断挖掘夜间消费潜力,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打造特色夜市、延长景区开放时间、推出夜游项目……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拉动旅游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更是成为展示西藏独特魅力的城市名片,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高原夜色下的别样风情。文化旅游与商业消费的融合形态,为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半年,我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218.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旅游总花费315.52亿元,增长10.2%。游客们在欣赏壮丽自然风光、感受深厚藏文化的同时,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行业发展,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协同夯实根基,动能转换惠及民生

上半年,我区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消费与新兴业态上,产业协同发展也成效显著。

走进拉萨市圣美家超市,货架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新鲜蔬果、特色农产、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吸引着市民游客驻足挑选。“我们超市和本地多家合作社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合作,生鲜这块,50%以上的鸡蛋和酸奶来自‘净土’品牌,蔬菜95%以上产自本地,新鲜又放心。”店长杜刚指着冷藏柜里的牛肉干、奶渣等特产介绍道,“这些农特产品很受游客青睐,线上渠道也已打通,抖音直播间和微信小程序均可下单,市区范围内基本半小时就能送到家,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新鲜与实惠。”

超市里丰富的本地食材供给,正是我区农林牧渔业稳健发展的缩影。上半年,农林牧渔业稳中向好,同比增长12.4%。肉蛋奶、蔬菜等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在保障民生的同时,更为食品加工、畜牧养殖等产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产业协同的红利更渗透在民生改善的细节里。2023年,山南市隆子县清洁能源集中供暖全面落地,“不用再烧柴火炉,家里干净又暖和,日子越过越舒心。”隆子县居民诺珍的感受,折射出特色产业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对接。

此外,上半年,工业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藏药、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上半年,我区经济在各领域的协同发力中,呈现出“产业联动、民生受益、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新鲜的本地食材、温暖的居住环境、高效的消费体验、丰富的文旅选择,勾勒出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的生动图景,彰显着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本报记者 丹增朗赛)

编辑:李红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