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110”“120”“119”……那么你知道“5110”吗?网络上有网友在看到让警察也很无奈的情况时,会笑称“有时候警察真的很想报警”。没错,其实警察也可以“报警”。一线民警在出警时也会遇到困难或问题,此时他们第一时间就会呼叫“5110”,这是警队里的服务专线,随时为基层一线民警提供深度数据支撑。
“5110”为基层一线民警提供全天候数据支撑
“您好,这里是‘5110’,您需要什么帮助?”在日喀则市公安局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热线电话此起彼伏。这是日喀则公安机关的一条服务专线,为基层一线民警提供“点对点、伴随式、全天候”深度数据支撑。当基层一线民警拨打“5110”求助时,中心民警会对其身份进行认证,通过认证后,就能得到响应及时、便捷高效、精准支撑的“7×24小时”的人工数据支援服务。
2024年10月17日,“5110”接到日喀则市亚东县公安局电话,民警请求协助查询涉嫌一起诈骗案嫌疑人的有关信息。中心民警随即对该嫌疑人进行信息查询,发现嫌疑人出现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某路口,仅利用一个多小时,嫌疑人就被抓获。
2024年10月17日12时53分,一名网逃人员潜逃至日喀则市。“5110”接到任务后,民警立即展开网逃人员的身份信息确认,通过该网逃人员体貌特征发现该嫌疑人出现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某超市停车场内。“5110”充分发挥协同作战优势,迅速联合相关警种和属地公安机关协同作战,对嫌疑人展开了全方位的查找。最终在桑珠孜区某茶园内将网逃人员成功抓获。
而除了侦破案件,给群众快速提供帮助、解决困难,也是“5110”的工作日常。2024年11月12日12时21分,“5110”接桑珠孜区公安局岗多派出所电话。“我辖区群众报案称其小孩于今日上午9时50分许离家出走,至今未归,请求协助查询该小孩下落。”求助民警说。中心民警根据派出所民警提供的照片信息,将信息反馈至求助民警。不到一个小时,成功找到走失小孩。
“5110”是基层一线民警的强大后盾和智慧大脑
提起“5110”,岗多派出所民警尼玛次仁感触颇多,他告诉记者,过去基层一线民警在办理各类案件、警情求助时遇到超出基层权限的情况时,请求相关技术支持需要层层审批,环节繁琐耗时。而需要联系不同警种时,也会因为部门之间存在壁垒,消息不互通,效率也不高,此情况一直以来是基层一线民警的最大困扰。
2024年6月,日喀则市公安局积极学习借鉴“天津模式”,组建了市公安局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在全区首创推出了“5110”服务热线。2024年9月4日,“5110”开始测试运行,2024年10月1日,“5110”正式上线。日喀则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安排五批人员前往天津市公安局参观学习、跟班培训,并结合西藏公安工作实际,对应日喀则市警务工作模式,完善开发本地相关应用。
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的成立、“5110”系统的运行,给基层一线民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民警们纷纷表示,信息获取变得更加高效便捷、跨部门协作变得更加顺畅、办案时间也缩短了。“‘5110’是我们基层一线民警的强大后盾和智慧大脑,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全天候、点对点、伴随式的人工数据服务支撑,改变了传统工作方法和路径,让我们可以更加高效、精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名副其实的‘我们的110’。”尼玛次仁说。
质检岗全流程监督检查守护数据安全
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民警次努顿珠日均接单20余起,最高可达50余起。他告诉记者,自“5110”运行以来,全市各警种海量数据信息直接服务一线民警,让一线民警实战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学习借鉴天津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也受到了一线民警们的高度评价。他表示,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是日喀则市公安局最大限度聚合警力、整合各类警务平台、汇聚数据资源、集合技术方法,把日喀则市公安系统的高精尖赋能到一线实战,是一线民警的“超级数据大脑”。
“我还是质检岗一员,质检岗是我们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全流程守护数据安全的防线,我们需要参与中心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督检查,确保我们中心协助各基层一线单位查询的每条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严禁中心人员因数据服务出现违规、甚至违法的情况,如出现此类情况,会追究相应责任。”次努顿珠说,“这份工作让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不断提高‘5110’服务热线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服务于基层一线实战,让破案更有速度,让民警解民忧更有温度。”
记者了解到,自“5110”运行以来截至2025年2月25日,日喀则市公安局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累计接单2248起。其中协破、核查刑事类线索及案件162起,协破、核查行政类线索及案件73起,交通案件13起、抓获网逃8人,找回走失、失联人员46人,为群众找回遗失手机31部、行李箱等其他物品34件,处理普通求助1399起。(记者 次吉)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