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积极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的工作要求,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有力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谋篇布局。山南市把食品安全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多种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区、市)也积极推动工作向基层延伸,纳入政府督办和年度考核范围。

压实责任。建立包保责任清单制度,印制4000余份工作手册和指导手册,确保包保主体覆盖率达100%。全市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配备率达100%,学校食堂推行“双总监”和“双食品安全员”制度。市、县、乡、村四级包保干部均签订承诺书,推动重点单位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此外,多次组织培训会议,培训人数达850余人次,提升了相关人员的能力素质。

提升监管效能。出台考核办法,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等。截至目前,已公布24期“红黑榜”,组建677人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队伍和355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加强全过程监管,检查责任主体3123家。开展多项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加大打击力度,截至目前,查处违法案件63起,罚款43.2万元,公布典型案例18件。(记者 巴桑旺姆)

编辑:孔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