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5月6日消息(记者贾立梁)记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获悉,我国第一个中医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日前获批,并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建设运行。作为拥有目前世界最大中药组分库,储备中药组分超6万份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目前正在通过组分库中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组分研发新的有效中药——宣肺败毒颗粒,并计划于近期申报国家级新药。
中药组分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出有效的成分群,可在细胞、分子药理水平相对清楚的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根据病证结合原理配伍成方,可制成胶囊、片剂、注射剂等现代中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说,在此次抗击疫情药物筛选实验中,发现中药虎杖的组分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马鞭草组分则对肺小支气道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可阻断形成包裹沉寂病毒的痰栓,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复阳”。张伯礼院士的团队通过将这样的有效组分提取出来,与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等经典方中药物共同制成“宣肺败毒颗粒”。临床实践证明,它对新冠肺炎疗效确切。药效实验证实可对新冠病毒及其引起的炎性风暴均可起到明显抑制作用。
据了解,天津中药组分库拥有国内中药组分数量最多、中药有效成分数字化模型最全、多通路成药性信息最新、检索速度最快的数据库。以往筛查评价中药有效成分需要约半年时间,如今通过关键词在该数据库中检索,利用中药组分开展针对性实验,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出结果。张伯礼院士介绍,把传统中药通过中药组分赋予现代科技内涵,有助于加快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对开发新药、改造老药、提高中药制剂工艺水平、开拓智慧制药关键技术以及我国自主创制疗效明确、质量可控、服用量小的“精致型”现代中药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