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卜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月31日呼吁各国政府尽快实施该组织通过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促进人工智能为人类、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并预防其潜在风险。

“人工智能治理并非限制其发展,而是为了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实施高层专家组成员曾毅近日在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针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发展的未来,曾毅接受了央广网的采访,观点实录如下。

近年来,人工智能滥用和乱用让其治理备受关注。事实上,人工智能治理并非约束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人工智能治理,人工智能将野蛮生长。人工智能助力社会与生态稳健、可持续发展,这是全球开展人工智能治理的目的。

人工智能作为赋能社会发展的技术,其治理不仅仅是产业的事,也不仅仅是政府的顶层规制和公众的底层反馈,更重要的是利益相关方协作起来进行多方的共治和自适应的敏捷治理。

经过大概4年的探索,中国已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治理体系,通过数据算法、伦理、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行业标准规范、法律方面的举措保证人工智能稳健发展。

可以说,中国在人工智能伦理和治理的方面,在总体指引、数据治理、算法治理、平台治理方面已经做出开拓性的工作。但也要看到不足,比如在人工智能法律建设方面,确实还与欧盟等政府间组织和国家有差距,但另外一方面,中国在算法推荐、深度合成等方面开展的立法相关工作却是世界的先行者。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治理促进发展是关键,确保人工智能稳健发展,而不是阻碍发展。中国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制定的时候,总体原则和重要愿景就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作为赋能性的技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谈到全球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人工智能科学进展方面,真正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非常少,在全球发布的800多万篇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的论文中,只有0.1%是真正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结论。而就在这0.1%中绝大多数集中在两个领域,即人工智能与健康,人工智能赋能优质教育。当然这两个议题非常重要,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如何改善贫困地区健康的问题,但也看到对于其他议题的忽略,甚至是无视。健康和教育这两个领域能够帮助企相关业获得经济利益,但是关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赋能减贫等议题,却是全球应该更关心的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不得不说人类与不同动物及植物构成了生态圈,然而人类对与其他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清晰的整体认知。人工智能把人类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用人工智能,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技术绘制成关联图谱,我们把它叫做“共生图”。当人工智能引擎告诉人类,人和蚂蚁主要的关联是人把蚂蚁当作一种食物来吃,你或许觉得也许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还可以更多一些,比如说法国的神经学家讲到蚂蚁的社会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模型和典范。

怎么用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通过人工智能关系挖掘,文化交互引擎就展现出全世界不同自然文化景点之间可能的关联,共同点帮助不同文化加强理解互信,文化差异可以彼此借鉴和学习。

现在的人工智能,包括ChatGPT,还是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还不是社会的准成员,未来的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准成员或者成员。我们希望未来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样,不仅仅要让他遵循人类的规范,不仅仅是从中国的文化当中去吸取如何成为君子、如何从儒释道中汲取精华,还要从西方文化中学到如何成为绅士。总结来说,未来的人工智能我们希望它吸取的是人类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共通和精髓。

编辑:宓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