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1月19日消息(记者侯凯奇)陕西西安,在初冬的晨曦中迎来了一场关于中欧班列国际合作的交流盛会。
11月18日,古丝路起点再奏开放强音。以“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启幕,中外嘉宾共聚一堂,共商班列发展大计,共绘合作新蓝图。
18日清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内外已是人流如织,来自不同国家的与会者有序步入会场。

论坛现场设置“中欧班列开行实践回顾展”(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在论坛现场的“中欧班列开行实践回顾展”中,一场如何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对话正在进行。
展墙上,一张张照片记录着钢铁驼队跨越山河的壮阔征程——从最初的几条线路到如今密织成网的轨迹,正是“更高质量”发展最直观的注脚。那不断优化的线路图、不断缩短的时效表,见证着中欧班列从“通”到“畅”的品质跃升。

通过中欧班列让贸易畅通(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国外的红酒、奶粉、果汁与中国产的特色商品等共同构成一幅“更好效益”的生动图景。它们诉说着贸易畅通带来的共赢故事——不仅是货物的往来,更是市场的融合与价值的共创。
这静默的陈设,记录着“发展为了人民”的生动实践。它标志着中欧班列已从一条高效的物流通道,演进为一个推动产业互补、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巨大平台,在这里,每一个商品背后,都是一个关于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可视化的共赢故事。
而实时跳动的班列运行数据大屏,则诠释着“更加安全”的深刻内涵。每一个光点的稳定移动,背后是通关便利化的突破、标准化流程的构建、风险协同防控的智慧。这条钢铁丝路,正以可预测、抗风险、高效率地运行,为全球产业链注入确定性。
中欧班列十余年的实践,不仅铺设了联通亚欧的交通线,更铺设了一条通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未来之路。当参观者在这些展品前驻足沉思,他们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成就,更是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关于共享与繁荣的新画卷。

开幕式暨主旨论坛现场(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11月18日上午9时许,论坛开幕,现场气氛热烈,论坛成果显著。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成果清单发布,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智库、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等145个合作主体。重点展示中欧班列十大代表性成果。围绕中欧班列平台共建、资金融通、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等多个领域进行项目合作签约,助力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且共赢的全球经贸新格局。
本届论坛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它远不止于一场场论坛对话,更是一次深化合作的集体行动:它将宏大的共赢承诺,落实为一项项具体的合作举措,将发展的共同愿景,转化为一个个可期的合作项目。
从开行之初的几条线路成长为基本覆盖亚欧全境的物流网络;从年开行量百余列的探索到如今累计突破十数万列的规模化运营——这组激增的线路与飙升的数字,正是“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主题最有力的现实注脚。
中国国铁集团董事长郭竹学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运输货物近12000万标箱,形成了联通中国境内128个城市,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市的国际运输网络。
西安,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量突破30000列,占到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
瞄准中欧班列日益突出的“集结”效益,不少沿线国家开始主动对接,推动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在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国合资建设的枢纽相继建成投运。
依托中国境内分区域形成的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欧班列的开行方式正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加速转变,“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中欧班列所铸就的,不仅是物流的成就,更是一条流淌着温情与魅力的“人文走廊”。
近年来,中欧班列成功开行了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专列、金华—巴黎文化交流班列,拉紧了同沿线人民“心联通”纽带,有效促进了各方文化融通、民心相通。
激荡头脑风暴,汇聚各方智慧。本届论坛设置高效安全运输、多元通道发展、创新融合发展三个平行论坛,旨在增进各方对话交流,凝聚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共识,保障中欧班列安全稳定畅通运行。
从主旨论坛到平行论坛,思想在碰撞中升华,共识在交流中凝聚。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的路线图更加清晰。

会场所在地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会场外,长安塔下,张骞执节远望的雕像静默而立,镌刻着中华文明主动拥抱世界的开放基因。如今,飞驰的“钢铁驼队”正承载着新时代的使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完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布局,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
面向未来,在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道路上,中欧班列承载着共建繁荣的新希望,汇入开放合作的浩荡潮流,奔向共同发展的广阔未来。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