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观“诗韵华珍·唐诗视觉设计展”。(主办方供图)

《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赠汪伦》《独坐敬亭山》……当家喻户晓的李白名篇,通过视觉传达和AI绘画的综合设计方式,以崭新的面貌被全景式呈现,诗仙浪漫豪侠的一生,跃然眼前,也让以唐诗为载体的千年文化基因,在古都西安焕发新生。10月24日,在正热闹举行的西安设计周上,“诗韵华珍·唐诗视觉设计展”用古今交融的方式,吸引大量观众“重读唐诗”。

作为本届西安设计周的重要主题策展板块,“诗韵华珍·唐诗视觉设计展”由西安美术学院主办。展览遵循“大唐诗歌+文物遗珍+长安文化”创作主线,汇聚本土设计精英与学院青年力量,借助新媒体、数字AI等现代媒介,对经典唐诗进行一场当代视觉“转译”。

当“大漠孤烟”在交互装置中升腾,当“月下独酌”于数字光影中摇曳,沉淀在岁月中的唐诗,便不再仅仅是文字的品读,更成为一个贯通文学、美学与历史的沉浸式叙事场域,让千年诗意在当代设计中焕发新生。“看这个展览,一下感觉唐诗也有科技感和潮流感了。”观众杜女士说。

“把唐诗用数字影像、AI平台、立体潮玩等方式来重新‘设计’与解读,我们希望用更多新颖方式,在千年文化与当代青年间架起桥梁,向年轻人展现唐诗文化。”展览策展人、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罗琛表示,千年诗意在当代设计中焕发新生,“我们希望这些唐诗设计作品,能够跟产业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和产业的深度捆绑,产生经济价值的同时,在更多领域赋能西安‘唐诗之都’建设。”

唐诗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璀璨篇章,更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记者了解到,此次在西安设计周呈现的唐诗视觉设计展,并非西安美术学院首次在设计领域的诗意探索——此前,西安美术学院已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推出《诗意的绘卷》及《梦荟唐韵诗绘长安》两届唐诗视觉设计展,对经典唐诗进行当代转译。

西安设计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设计周重点推出的唐诗视觉设计展,将学术深度与创新活力融合,不仅构建了一个贯通文学、美学与历史的叙事场域,更推动西安唐诗文化从文字表达走向沉浸式体验,希望邀四海宾客在诗意氤氲中暂别喧嚣,步入让古都文化焕发新生的现场,共同见证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自信,如何通过设计带来的“未来感表达”,被璀璨点亮。(记者 孙欢)

编辑:侯凯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