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宝鸡9月9日消息(记者陈锵 侯凯奇)在陕西宝鸡陈仓,古老的社火脸谱正通过灵动可爱的“社火娃娃”,走入更广阔的生活场景。
推动这一变化的,是陕西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薛亚兵。十余年间,他走出了一条从琢磨“卖马勺”营生,到打造“社火娃娃”IP、推广宝鸡社火文化的传承新路。
薛亚兵正在绘制马勺(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马勺”,绘有社火脸谱的传统木勺,曾是薛亚兵传播技艺的主要载体。“过去,心思全在如何把马勺画好、卖出去。”他坦言。那时他以为,文化的传承就在一个个精心绘制的马勺售出之间。
然而,单纯的复制和简单移植,渐渐让他感到分量不足。
一次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的经历触动了他。“观众的兴趣不只是买一个工艺品那么简单。”这让他开始思考突破。他尝试将脸谱图案应用在小镜子等日用品上,拓宽接触面。
“思路慢慢打开。”薛亚兵说,“脸谱是宝鸡社火的灵魂,要做成更多元的文创产品。”
去年,凝视着陈仓社火独特的纹路,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点燃:不能仅停留在产品层面,要提炼脸谱精华,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IP。
“社火娃娃”由此应运而生。
为了找到最能传递文化精髓的姿态,他反复打磨,光是造型就打了快20个版,最终定格在娃娃双手捧举的动作上。“社火源于祭祀,寓意赐福人间,‘双手捧举’表达送祝福的核心意象。”薛亚兵阐释道。这一设计成功将传统脸谱的精髓,转化为了面向未来的文化标识。
社火脸谱文创背包(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创新的脚步未曾停歇。薛亚兵深知载体单一的限制,正积极推动“社火娃娃”融入陶瓷摆件、彩绘餐具、背包乃至本地美食包装等多种生活产品和文化活动。
创新成果正悄然融入生活。在即将举行的宝鸡马拉松上,赛事奖牌融入他精心设计的四款融合社火脸谱元素,寓意“镇宅”“招财”“祈福”“出入平安”,将随跑者的脚步传递文化魅力;而在传统的陈仓社火巡游里,他设计的“辣子财神”等吉祥物形象深受乡亲喜爱,成为争相扮演的热门角色。
“看到大家拉着‘社火娃娃’周边合影,说明群众真正接受了它作为社火的新符号。”薛亚兵欣慰地说。
薛亚兵常说:“文化传承不能等运气,得‘赶着走’,得主动推着走。”这份紧迫感,化作他给自己定下的“硬杠杠”:“一年必须出一款新产品!”这不仅是自我鞭策,更是对市场的敏锐把握。
他善用新兴渠道,“借船出海”,网红直播间里印着社火脸谱的擀面皮,曾创下10分钟售出30万份的佳绩。“文创直播极大提升了非遗的知名度,”他表示,同时也在着力拓展自有品牌。
“我们升级脸谱IP,就是要像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那样,让它成为一见便知的‘陕西文化符号’。”如今,薛亚兵的目光更加长远。
从“卖马勺”求生存,到“创IP”寻突破,再到执着于打造承载传统文化的标识,这位陈仓社火的“守艺人”,步履不停,用一款款应时而生的新品,探索着非遗融入当代生活的密码。当社火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融入日常,点亮群众的笑脸时,这条“赶着走”的传承之路,也映照出了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希望。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