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秀丽的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千年前的长安,是唐诗平仄韵律中的古都。如今的西安,充满活力的多元国际化大都市。今年以来,总台春晚《山河诗长安》火爆出圈,2024“山河诗长安”城际研学互通推介会、千年古都·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等活动举办,让唐诗成为西安文旅融合的又一张金名片。在持续高涨的西安旅游热潮中,“跟着唐诗游西安”也成为很多游客的新选择。
大明宫内感受长安盛景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这是初唐诗人骆宾王对唐都长安的歌颂。辉煌的唐诗呈现出一个诗化的唐朝,为中华文化留下丰厚宝贵的文学遗产。盛唐时期,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大宫殿群和108坊、25条大街,再加上东西两市,组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长安。
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是唐王朝的政治中心,拥有唐长安城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唐代许多诗人留下了歌咏大明宫的诗篇。“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贾至在诗中把大明宫的气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时隆重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银烛闪闪照亮了皇宫漫长的紫陌,禁宫中春色苍苍,柳树在道旁亭亭而立,弱柳垂下的枝条拂动着门上的浮雕,黄莺随意盘旋,婉转的叫声萦绕在建章宫上。王维则在和诗中进一步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一千多年过去,昔日的大明宫重现勃勃生机。2007年,西安市启动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公园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总占地面积约3.84平方公里,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如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该公园紧临火车站,公交地铁方便快捷,因此也成为游客们“跟着唐诗游西安”的热门打卡地。丹凤门巍然耸立,含元殿、宣政殿、麟德殿、玄武门等地名从历史中显现在眼前,“九天阊阖开宫殿”的辉煌也更加容易理解。
兴庆湖畔阅赏诗意园林
兴庆宫公园内,李白醉卧彩云间雕像前,来来往往的游客驻足打卡,大唐盛世的繁华和热闹,仿佛被时光一下收藏进岁月的长河,再次重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千古流传的《清平调》至今被人吟唱。漫步于兴庆宫龙池,湖光山色间随风飘荡的是李商隐的“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骆宾王在《题南苑》一诗中对兴庆宫内部景色的描写,令人向往,“青山藏古殿,碧水隐愁城。卧听松风起,孤坐竹里营”。王之涣在《游兴庆宫》中写道:“沉沉两岸宫,水碧天青山。万古留遗址,千秋见松竹。”诗人描写的兴庆宫碧水青山、松竹茂密,兴庆湖边宫殿林立,是一处值得万古留存的所在。
兴庆宫原位于唐都的兴庆坊(隆庆坊),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后便改此旧宅为兴庆宫。沉香亭的名字源于其用沉香木所筑,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一年一度赏牡丹的地方;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之地。如今在遗址上修建而成的兴庆宫公园传承了大唐皇宫的恢弘,以“一湖、一环、六区”为总体布局,园内布设了沉香亭、南薰阁、花萼相辉楼等多个仿唐建筑,整个园林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遥相辉映又各自成趣,让这座历史遗存丰富的盛唐园林,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和光彩。
唐诗文化与西安旅游美美与共
近年来,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新突破。以唐诗研学旅行产品为切入,在持续深挖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城市间文旅交流合作,让全球华人感受“千年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文化魅力,探索承载着“诗与远方”的广阔天地。
6月27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未央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未央区委宣传部、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承办的“诗词相约·长安相会”2024“山河诗长安”城际研学互通推介会在汉城湖景区举办。活动承接总台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的“文旅热度”,推出“山河诗长安”研学旅行产品,打造“诗意之城 学游长安”城际研学品牌,进一步推动了西安市研学旅行行业发展、丰富了“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文旅品牌内涵。
著名文化学者商子秦说,西安是“一座可以吟着唐诗回家的城市”。“以唐诗的名义来西安旅行,这既创新了西安旅游的形式,又促进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他说。如今,唐诗文化与现代都市在西安美美与共,为西安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也让市民和游客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自信。 (杨明)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