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2月11日消息(记者刘昱)12月11日,延安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检察文化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检察文化建设传播创新事例。
近年来,延安市检察机关围绕落实最高检工作部署,以检察文化建设为纽带,依托“宝塔春晖”“旧居巷3号”“山丹红”等检察文化品牌,通过发挥检察文化塑造精神、凝聚力量、涵养品质、树立形象,推动检察文化品牌建设、基层院“一院一品”创新发展,持续引领高质效检察履职,检察文化品牌综合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据介绍,宝塔区检察院“宝塔春晖”品牌自2018年创建以来,主动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融入社会治理,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司法保护和法治服务。志丹县检察院依托“山丹红”检察品牌,组建专门化办案团队,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和联络站、红色资源保护基地,打造了公益诉讼专业化办案团队,办理的“志丹县水土保持补偿费案”“督促保护保安革命旧址案”“督促整治运输槽车非法排放气化天然气案”3个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安塞区检察院继承和发扬陕甘宁边区红色法治基因,打造“旧居巷3号”新媒体检察工作室,通过开设“普法小剧场”“案例演说会”“节日特辑”等系列栏目,讲述红色故事。将法理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检察故事,持续推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平台开通以来,线上征集各类案件线索50余件。
壮大主流舆论“聚民心”促发展
聚焦检察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焦点”、法治建设“热点”,编发法治类信息8万余条,检察正面宣传不断壮大,群众点赞检察工作越来越多,先后获评中政委“四个一百”、最高检“两个一百”全国优秀检察新媒体、全国检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30余个省级以上奖项,延安市人民检察院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弘扬检察精神“育新人”聚合力
把检察文化融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思想、话语、行为和评价“四个体系”构建,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主题党日、现场教学等活动,把弘扬“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2022年以来有72个集体、53名干警荣获省级以上荣誉。开展入职教育、宪法宣誓、荣退仪式、演讲比赛等,增强干警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引导干警坚定为民初心、凝聚奋斗合力,以“三个善于”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传承红色基因“兴文化”创品牌
立足红色资源禀赋,深挖精神“富矿”,组织干警到浙江、江苏等地学习先进法治文化,持续推进“一院一品”“一院多品”检察文化品牌培育。《鄜州检晖》《塞检治源》《山丹红》《延益井》《红都暖阳》《雏凤卫士》等6个品牌创建项目被确定为省院或重点市级院立项项目,宝塔区检察院《宝塔春晖》、志丹县检察院《山丹红》、安塞区检察院《旧居巷3号》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富县检察院通过《检察版“两说一联”》文化品牌引领,相关工作经验先后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陕西省检察机关第一批普法典型案例”“全省检察机关第二届十大改革创新项目”。
创新传播路径“展形象”赢公信
在“新”“微”“合”,对全市检察机关新媒体平台“标识”予以规范,丰富“小延哥”“小安姐”卡通形象表情包,利用动漫、视频、海报、H5、SVG变换图片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检察机关履职成效和检察干警精神风貌,充分发挥矩阵建设辐射作用,用心用情宣传检察职能、讲述检察故事、传播检察声音,集新时代检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延安地域特色为一体的延安检察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稳步提升。安塞区检察院“旧居巷3号”红色文化传播入选最高检新时代检察传播创新事例。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