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重阳节到来之际,10月2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喜柿映九、家暖重阳”茶话会,在西安高陵全季西红柿示范园温情启幕。此次茶话会将舞台搬进田间地头,让来自全区不同行业领域的老人代表们在蔬果芬芳中赏非遗、品特产,真切感受家乡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喜柿映九 家暖重阳”茶话会活动现场(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高陵区区长邹晓刚、区政协主席刘照河、区委副书记马志胜等区级领导出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灵主持,副区长张敏涛代表区四大班子致辞,为在场的老人及全区的老年朋友送上祝福、表达崇高敬意,向长期帮助高陵老龄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体验非遗技艺(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示范园内绿意盎然,一颗颗鲜嫩欲滴的全季西红柿掩映在绿色藤蔓间,成为茶话会最鲜活的背景。活动现场,非遗文化与本土风情交织,非遗剪纸艺人以“丰收”“长寿”为主题,将近年来高陵独特魅力与风土人情剪进红纸;绣工精巧的香包散发着艾草清香,虎头鞋憨态可掬的造型唤起老人们的儿时记忆,大家围坐在一起,或动手体验非遗技艺,或畅谈过往生活变迁,笑声与田间微风交融。
“以前哪想过咱高陵能种出这么好的西红柿,还能建成这么漂亮的示范园!”高陵一中退休老师贺利萍笑得格外开心,“现在出门就是产业园,想吃新鲜菜随时能摘,家乡这变化真是一天一个样!”现场还摆放着石子馍等本土特产,老人们一边品尝香甜多汁的西红柿,一边咀嚼酥脆的石子馍,满口都是家乡的味道与丰收的喜悦。

老人在拍照打卡区留下影像(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为了留住这份美好,现场特别设置了拍照打卡区,背景板上“福禄寿”的字样格外暖心,老人们有的手持剪纸、香包,有的捧着西红柿,在镜头前留下了幸福的笑容。除了非遗体验、围炉煮茶的热闹场景,一个AI互动视频制作格外牵动人心——这里让老人们与“青年时期的自己”跨越时光“互动合影”,在光影流转中重温往昔岁月,成为茶话会上最暖的情感记忆点。72岁的申玉平看着屏幕里身着绿布衫的“自己”,眼眶微微湿润:“这模样跟我20岁在生产队劳动时一模一样,没想到老了还能‘见’到年轻时的自己!”
“以前总听孩子说家乡发展快,今天亲眼看到这示范园,才知道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高陵环境改善,路修得又宽又平,出门坐公交、乘地铁、逛公园特别方便,家门口啥都有,日子越过越舒心!”“越活越年轻,精神好得很。”……与会人员与退役军人、退休老师、老干部、“劳动模范”、“好婆婆”等多位老人代表欢聚一堂,畅谈高陵城乡变化、生活变迁,讲述子孝孙贤、互敬互爱的感人故事,共叙发展美好未来,这场开进田间的茶话会,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更亲眼见证了家乡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高陵区着力构建“大民生”工作体系,“一老一小”整体谋划,“朝阳夕阳”一体守护,打造并持续优化“高·幸食堂”老年助餐品牌;率先实现医联体、医共体等医疗资源共享,改造提升区、街、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和设施;创新打造银发服务站,累计服务老年群体1.3万余人次,办事满意度达98.6%;此外,便民体育娱乐设施扩建,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持续开展,于小事、实事中全方位给予老人细雨润物般的关怀与呵护。重阳节期间,高陵区还开展了百岁老人走访慰问、为老志愿服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慰问帮扶、健康义诊、智慧助老和爱心义剪等服务,增强全社会敬老孝老助老意识,让在高陵生活的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来源:西安市高陵区)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