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汉阴,秋意渐浓。在凤凰山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中,施工队长老陈擦了把汗:“多亏巡查组上周指出的污水沉淀池隐患,现在整改好了,咱干活心里踏实!”邻近凤凰山隧道的城关镇五一村河道边,村党支部书记黎亮蹲在岸边,望着清澈的溪水直感慨:“以前村里污水管网不完善,部分污水进入河沟,夏天熏得人不敢开窗,现在水里的小鱼也多了,环境变好了。”

这些细微变化,都指向安康市汉阴县三年前针对基层治理一项工作创新——八部门周轮值巡查机制。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汉阴县用一套“周调度、跨部门、管闭环”的工作法,破解了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的权责交叉、效率低下、监管缺位等痛点,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八部门召开轮值工作会议(汉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从“各管一摊”到“协同会诊”破壁垒

“廖队长,您是自然资源局的,咋查安全生产?”9月10日,汉阴县自然资源局监察大队副队长廖凯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棚改项目的安全生产问题。面对疑问,他翻开巡查笔记,“现在我们八部门轮值,每周一个牵头单位,带着关联部门一起查,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都是必看项。”

这正是汉阴县破解“部门壁垒”的关键一招。过去,基层治理常陷入“各扫门前雪”的困局。环保查污染不管安全,应急管安全不问生态,林业检查不管河道,水利执法不管违法占地,企业疲于应付多头检查,问题却因职责交叉久拖未决。2022年,汉阴县整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发改、林业、农业、住建、水利等8个重点部门,建立“周轮值巡查”机制——每周由一个部门牵头,统筹其他部门组成“1+N”专班,围绕项目建设、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全科体检”。

汉阴县凤凰山隧道轮值单位查施工扬尘污染(汉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就像医生会诊,内科看指标、外科查外伤,各展所长才能找准病根。”周轮值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副局长谢刚介绍道。正如“疾在腠理”,提前介入,把问题从隐患阶段解决,减少问题整治成本、提升问题整治成效。在S213凤凰山隧道项目工地,轮值单位应急管理局联合生态环境局,既查施工扬尘污染,又核安全防护措施,还协调解决周边群众噪声诉求,确保工程提前半年贯通;在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住建部门牵头,自然资源、经贸科技、移动运营商等部门同步检查违建拆除、消防通道设置、弱电入地等问题,避免了“改完路面拆违建”的反复折腾。

从“单兵作战”到“系统攻坚”聚合力

“以前村上污水问题,环保部门只能督促镇村治理,治本得改管网,可钱谁出?职责权限在谁那?”谢刚回忆起2024年五一村的问题仍感慨。当时巡查发现,该村安置点三格化粪池运行不规范,污水经常直排沟渠。若按旧模式,环保部门只能责令整改,但管网建设涉及属地镇政府和水利、农业等多部门,推进缓慢。

生态环境分局统筹水环境治理(汉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周轮值”机制让问题解决驶入“快车道”。巡查组当场召集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财政等单位联合会商,3天内拿出方案,生态环境分局统筹水环境治理资金800万元铺设11公里污水管网,将安置点污水接入主网。从问题交办到竣工通水,仅用5个月。“现在村里再也闻不到臭味,也放心让娃娃们在河里玩了!”黎亮指着村里小河戏水的孩童,眼角堆起笑纹。

这种“一次巡查、多域覆盖、多方联动”的模式,让基层治理从“碎片化”转向“系统化”。在汉阴,八部门不仅共享问题清单,更共建数据平台——国土调查云系统、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测设备全部共享,问题定位精确到米,责任追溯具体到人。

三年来,发现问题共280个,立行立改问题完成33个,交办问题247个,交办已完成整改问题233个,交办问题整改率达94%,14个正在整改的问题也列入了“周调度”计划,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定期“回头看”,落实闭环管理,杜绝了“一交了之”。

从“多头检查”到“精准护航”解企忧

“以前每月要迎接10来次检查,最多的1天迎接过5次,现在俩月来一次,还带着解决方案!”陕西永丰特种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军的话,道出了企业的真实感受。过去,企业最怕“检查”,今天环保查排污,明天应急查安全,后天市场监管查质量,企业就像开“流水席”,这个单位刚送走,下一个单位又来了,根本无法安心搞生产。

八部门周轮值机制推行后,这种情况彻底改变。轮值单位牵头制定“综合检查清单”,一次上门涵盖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消防应急等各类事项,检查结果共享互认。更让企业惊喜的是,巡查组从“挑刺者”变身“服务员”。星耀聚源科技年产1200吨半导体硅靶项目落地时,经贸局轮值期间主动上门对接,梳理出立项、用地、环评等7个堵点,协调7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仅用4个月便完成从立项审批-厂房建设-生产运营全流程,较常规周期缩短了半年。“从签约到投产,政府比我们还急!”企业负责人颜瑞坦言,这样的服务让他们扎根汉阴的信心更足。

为避免“重检查轻服务”,汉阴县还动态调整巡查频次。今年7月起,从“每周一次”改为“每两周一次”,结合季节特点制定重点清单——夏季查防汛、冬季查供暖、招商季查项目落地。企业普遍反映:“检查少了,但服务更实了,我们有更多精力搞生产、抓创新。”

“推行八部门周轮值,核心是破壁垒、聚合力、办实事。”机制运行两年来,全县安全事故下降37%,信访量减少42%,重点项目进度提速28%,用“小机制”撬动了“大治理”。

从“各管一摊”到“协同会诊”,从“单兵作战”到“系统攻坚”,从“多头检查”到“精准护航”,汉阴县的实践证明,基层治理的创新,关键在打破部门壁垒、激活协同动能。当“周轮值”成为政企“连心桥”,当“一起干”成为干部“下意识”,小县也能走出一条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径。(邹菲)

编辑:苏睿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