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2024年,陕西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达86.63%,较上年提升0.5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4位,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移动陕西公司依托集团技术优势,积极落实“BASIC6”科创计划,在数字经济领域加速信息技术与数据要素融合创新,助力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夯实算网底座,筑牢发展根基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陕西移动深入实施“两个新型”升级计划,全力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在基础网络建设上,投入持续加大,全省5G基站已累计建成6.2万个,行政村5G覆盖率高达98.5%,有线宽带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全面覆盖,且均具备千兆接入能力。自2024年起,陕西移动率先在省内开展5G-A商用部署,目前已在10地市建设超1300个3CC站点扇区,实现了热门景区、交通枢纽等区域的5G-A场景化覆盖。

技术人员建设5G基站(陕西移动供图)

在算力建设方面,借助“东数西算”机遇,陕西移动构建“中心+边缘”分层算力体系,已建成西咸、延安、汉中3个算力资源集群,通算资源达52万vCPU,智算资源达369PFlops,为政务、能源、教育等行业的AI应用提供了充足算力支持,有力推动了产业融合创新。

协同创新发展,打造共赢生态

陕西作为科教大省,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陕西移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入实施“联创+”行动计划,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组建创新联合体。在联合创新过程中,陕西移动内部协同发力,与25个省公司共同助力国家授时中心建设“光纤时间频率传递骨干网”,与专业公司合作推进云电脑等产品落地,并升级“AI+数智监管”产品。同时,与外部伙伴紧密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数字政府联合研究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无线前沿技术联合创新基地等,在多个领域开展研究。

在自主创新方面,2024年陕西移动进行科技创新组织改革,成立专门部门,加强科创队伍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成立多个创新工作室,研发出云网端一体数智化新产品。在人才培养上,陕西移动与多所高校探索新路径,通过“拔尖计划”和“金种子计划”引进高端人才,并打造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

2024年,陕西移动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多项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一等奖,专利、论文数量可观,企业在岗革新参与人数同比增长13%,自研能力也不断提升。

融合数据要素,助力产业升级

陕西移动以“算力+平台+行业模型+应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技术与数据要素融合创新,为陕西生产、生活、治理三大领域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动力。

在产业智造领域,为工业、能源、农业等行业打造5G专网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如榆林的智能矿山项目、商洛的智慧变电站、西安的智慧工厂等,均取得显著成效。在数字生活领域,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在智慧旅游、医疗、教育等方面推出多项数字化应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社会治理领域,推动新技术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中的应用,延安宝塔区的城市运行管理融合指挥中心和西咸新区的智慧政务云平台,都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拓展技术应用,布局新兴产业

陕西移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推动5G-A、AI+等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在低空经济领域,率先启动5G-A商飞航线,联合成立研究分院,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其项目已覆盖多个领域,加速了区域低空经济产业化进程。在智慧交通领域,利用5G-A通感一体技术助力西安打造智慧交通AI引擎。在人工智能领域,加速DeepSeek大模型在省内的落地应用,推动各行业“智转数改”。

展望未来,陕西移动将继续发挥央企担当,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陕西移动供稿)

编辑:苏睿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