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3年来,浦发银行西安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各项决策部署,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区域发展同向而行,以“先行者”之姿,饱蘸“高质量”笔墨,勾勒着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建设的“浦发画卷”。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浦发银行西安分行资产规模超过17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跨越1500亿元、达到1550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历史性突破1600亿元、达到1628亿元。累计服务全省十地市超420万户个人客户,5万多户实体企业客户,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金融活水”。

浦发银行(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供图)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积极携手政府单位、高校院所、交易所等生态伙伴打造科技金融朋友圈,2024年累计举办近60场“科技会客厅”活动、与会企业超千家,持续推动“跨界融合”,先后落地全国首单技术交易信用贷,陕西省首笔中试贷、首笔“认股权+贷款”业务、首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累计为陕西省近30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全方位、高效能的综合金融服务,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率超80%,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覆盖率近50%,持续助力陕西“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成立分行绿色金融业务推进专项小组,主动对接支持省内传统钢铁、建材、煤电、有色金属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持续拓宽绿色金融业务边界。2024年落地陕西省首笔“ESG双向挂钩贷款”、分行首笔绿色建材类项目贷款等,助力美丽陕西建设。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始终深度聚焦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全面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与精准度,高效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破题,切实提升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等群体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推动陕西奶山羊、苹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跨前对接西安市7个区(县)工作专班,确保应贷尽贷,2024年累计向陕西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专班推荐小微企业清单200余户;积极落实尽职免责和无还本续贷有关工作,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较上年下降20bps。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2.5万户,助推普惠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抢先布局“银发浪潮”,积极参与陕西养老体系建设。一方面,紧跟总行首批养老金融工作室试点规划步伐,搭建4家养老金融工作室,针对不同老年客户,分层分类打造银发客群专属“银发理财”,满足养老“金融+非金融”需求,提升“银发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持续深化银政保合作,积极联合民政部门等深入周边社区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暨银龄行动”,全面提升网点适老化服务水平。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深入贯彻总行“数智化”战略,加速推进数字金融实践,依托总行“浦惠来了”专属普惠服务APP为客户提供全天候7*24小时金融服务,以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字化运营新模式,优化业务运营效率,充分应用“天眼”、三色预警等工具开展风险分析研判,以数字化手段“全方位”筑牢有效防控安全防护网,扎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始终坚守为民服务初心,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命脉,围绕陕西省34条重点产业链及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积极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为实体经济关键领域浇灌“金融活水”,支撑重点产业链群拔节“出圈”。2024年累计对公信贷投放近500亿元。

2024年,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全年跨境业务量同比增长75%,在国际结算、融资支持、减费让利、汇率保值等多方面加强信贷、结算、外汇等金融支持,助力陕西涉外企业高质量发展,成功获选本外币合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业务试点单位,成为陕西省内第二批推广银行、浦发系统内第二家试点分行。先后落地全国首笔美元银商保业务、陕西省首批QFLP基金业务、陕西省首笔外商投资免登记等业务,推动上线中欧班列“长安号”行业首个外币资金监管+清算系统、中欧班列外币自动收汇系统,持续赋能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始终紧扣全面提振消费政策导向,持续加大按揭贷款投放力度,助推陕西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此外,积极践行国企应有社会责任,聚焦村镇产业帮扶,向对口帮扶村捐赠18.6万元发展帮扶资金,助力当地走出产业薄弱困境,帮助农户增收创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着力打造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形象。(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供稿)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苏睿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