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由榆林市委宣传部提供
央广网西安8月24日消息(记者侯凯奇 实习记者苏睿楠)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以“清爽榆林”城市品牌为核心抓手,精准锚定市场需求与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培育文旅新业态、创新消费新模式,推动城市精神、文化品牌与旅游名片“三位一体”,城市影响力节节攀升。
依托“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独特优势,榆林市针对性出台系列旅游业态优惠政策与便民措施,从门票减免到住宿补贴,从交通便利化到文旅服务升级,全方位让游客在榆林“玩得舒心、游得实惠”,切实感受到“清爽榆林”的温度与诚意。
榆林这座城市既有厚重历史沉淀的古韵芬芳——承载着千年文明印记与浓郁陕北风情,窑洞错落、信天游悠扬;也有红色基因铸就的精神脊梁与能源产业驱动的创新活力,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共生共荣,孕育出“传统与现代交织、厚重与活力并存”的独特城市气质。
如今,榆林市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优势与特色文化资源,以匠心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推动“文旅+生态”“文旅+红色”“文旅+民俗”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持续释放“清爽榆林”的独特魅力,成功将文旅“流量”转化为发展“留量”,一幅文旅产业活力迸发、发展动能强劲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陕北民歌博物馆(海报由央广网陕西频道制作)
今年夏季,榆林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位于神木市的红碱淖景区凭借“夏日清凉+刺激冲浪”的特色体验,成为全国避暑旅游的“当红打卡地”,景区人气爆棚、游客络绎不绝。据景区数据显示,今年夏季省外游客比例较往年大幅激增,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徜徉在清澈辽阔的湖面,体验冲浪、摩托艇等水上项目,在蓝天白云与碧波荡漾间,沉浸式感受“塞外明珠”的清凉惬意,仿佛置身“绿野仙踪”般的夏日秘境,尽享榆林夏日的独特魅力。
红碱淖景区(海报由央广网陕西频道制作)
与红碱淖景区相得益彰的,是位于其东侧的尔林兔草原。这片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的土地,曾是风沙肆虐的草滩区,如今通过多年系统性生态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华丽蜕变,形成了总面积达70平方公里的天然牧场景观。如今的尔林兔草原,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微风拂过,草原碧波荡漾,与周边的沙漠、湖泊景观相映成趣,成为游客体验草原风情、亲近自然生态的热门选择,也成为榆林生态治理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尔林兔大草原(海报由央广网陕西频道制作)
在榆林靖边县,另一处“宝藏美景”同样吸引着全国游客的目光——靖边丹霞地貌。这里的丹霞景观类型丰富多样,从波浪谷的“时光纹路”到红砂岩的“大地调色盘”,色彩绚丽、形态奇特,堪称“中国丹霞地貌的精华样本”,其独特景观在全国范围内亦属罕见。谁曾想,这片惊艳世人的自然奇观,最初只是被摄影师偶然发现的“小众秘境”,如今已成为榆林文旅的“硬核名片”,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沿着栈道漫步其间,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亿万年地质变迁形成的红色岩层间,触摸岁月的痕迹,领略榆林“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壮美风光。
丹霞地貌景观(海报由央广网陕西频道制作)
为进一步点燃榆林文旅消费热情,日前,“清爽榆林文旅消费季”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消费季聚焦“解锁榆林新玩法”,涵盖市内精品景区深度游、周边乡村漫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生态避暑休闲游等各大旅游新场景,推出系列主题线路与特色活动,从“陕北民俗文化节”到“草原星空露营季”,从“丹霞地质研学游”到“红碱淖水上嘉年华”,全方位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持续为“清爽榆林”文旅热度“加码”,助力榆林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推动榆林文旅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