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9时50分,满载着55个集装箱光伏组件的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一路向西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全境、跨里海,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自2013年开行首列以来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开行总量超过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西安也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城市。
集装箱整齐排列(西安浐灞国际港供图)
“这趟班列是我们能建集团西北设计院首次通过中欧班列将光伏组件运往阿塞拜疆巴库,未来将有共计4500个集装箱,100个专列从西安发往阿塞拜疆巴库。中欧班列(西安)为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出海搭建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与海运相比,运输时效由原来的约2个月压缩至最快11天左右,同时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定制化、门到门的物流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国际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册飞介绍道,项目落地实施以后,每年可以为当地提供15亿度的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110万吨,对于阿塞拜疆发展绿色能源、改善电力供应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能建的光伏组件快速运抵阿塞拜疆巴库,得益于西安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携手跨里海成员单位持续推进降成本、提效率。如今,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越开越密,时效由15~23天缩短至11天左右,基本实现“天天班”。截至2025年7月底,跨里海班列累计开行402列,开行量稳步增长。
“我们持续优化班列运输组织方案,畅通联动协调机制,实时共享到发、装卸、转运等时效信息,提前统筹做好车辆、线路、人员准备,在不断提升运输组织效率的基础上,保障中欧班列(西安)的高效组织。”西安铁路局西安国际港站副站长杜虎说:“现在,每80分钟就有一趟班列进出港,日开行频次达16.9列。”
中欧班列(西安)开行十二年来,班列运行干线由开行之初的1条增加到现在的18条,覆盖欧亚大陆全境;“+西欧”集结线路拓展到26条,覆盖国内主要货源地;西安港与青岛、宁波等沿海港口合作开通6条铁海联运班列,内陆集结、陆海联动、全球分拨的现代物流体系加速形成。
西安浐灞国际港聚焦“畅通道、提功能、优服务、拓贸易、聚产业、促交流”,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着力打造中欧班列经济圈,中欧班列(西安)服务全国向西开放的“集结”效应不断显现,一个更高能级的开放平台在丝绸之路起点加快形成。
“我们依托中欧班列,以物流带贸易,以贸易促产业,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天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一。建成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实现了‘枢纽对枢纽’的通道升级。”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乐说:“我们着力打造班列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同哈萨克斯坦等国外铁路公司,实现数据联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报关、制单时间由5—7小时缩短至5分钟以内。携手大型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订舱贷’、‘信用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提供融资181亿元,成为‘政、银、企’融合发展的标杆示范。”
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内,平均每20秒就有一台洗碗机组装完成。“今年,我们洗碗机的销售目标是20万台,目前订单已排到10月。”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钊说,陕康洗碗机今年已出货的订单,60%以上都通过中欧班列(西安)销往海外。
工作人员组装产品(西安浐灞国际港供图)
“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运输距离不到1公里,我们的产品完成生产后一天内即可装箱、中转、通过中欧班列发出,综合物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中欧班列(西安)运往欧洲只需15天左右,比陆海联运节省近一个月时间。”康佳总经理陈钊感慨道,对于企业而言,产品周转快意味着资金周转快,有助于企业良性运转,中欧班列(西安)已经成为支撑企业向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截至今年7月31日,康佳洗衣机、洗碗机、冰箱等23.26万台白电产品已通过中欧班列(西安)发运了47个专列109个货柜;截至7月底,陕西康佳产品已出口至21个国家,未来还将出口15个国家,基本覆盖非洲、亚洲、欧洲、美洲。
依托中欧班列(西安),西安浐灞国际港持续深化港产港贸融合发展。目前园区已聚集大宗批发、跨境电商企业4000余家,带动大宗商品贸易额突破3000亿元。大力发展临港制造产业,引入中国康佳、德国克诺尔等产业龙头,区域500强及子公司达到98家,打造产贸聚集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是新起点。未来,西安浐灞国际港将按照省市关于中欧班列经济圈构想,聚焦“物流+贸易+金融+产业+法治+人文”6个方面,加速“国际化”布局,全面推进海外场站建设,实现多点“枢纽对枢纽”的升级;创新“数字化”赋能,实施场站智能化工程,提升装卸、监管智慧化水平;深化“运贸结合”发展格局,加强与哈铝、俄欧西以及俄罗斯联邦商会合作,着力扩大港口贸易规模;加快临港产业聚集,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和数字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成势;完善“法治化”保障,依托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构建“一站式”纠纷化解平台,提升班列运行法治保障水平。为陕西西安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西安浐灞国际港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