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紧紧围绕市委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崇德向上锦绣汉阴建设五大工程,将孝义善举培育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紧盯实践载体、榜样引领、民生实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吹拂城乡,以正能量汇聚发展磅礴动力。
“孝义+”拓宽实践载体
孝义+宣讲。坚持示范宣讲和常态化宣讲相结合,成立20支宣讲队伍,打造“锦绣汉阴”宣讲团、“文明实践”宣讲团、“英烈故事”宣讲团等品牌宣讲团队,用好“干部讲堂”“百姓讲堂”“映前三讲”等宣讲载体,开展孝义宣讲活动128场次。
好家风好家教暨《孝义新风浸润人心》宣讲活动现场(汉阴县委宣传部供图)
孝义+文艺。突出家训文化等地域特色,开展家风家训传承文艺汇演活动16场。紧贴基层生活和群众需求,创作、编排《爸妈我们回家》等文艺作品16部,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广泛开展“孝义新风进万家”活动86场,文艺助力乡村生活。
孝义+赛事。将孝义善举与赛事活动相结合,举办“弘扬孝义文化 践行孝义善举”宣讲比赛、“诵经典诗文 做孝义少年 绘锦绣汉阴”诵读比赛、“孝义新风进万家”征文比赛、“光影孝义行 善举耀汉阴”摄影比赛等十项赛事活动,推动孝义善举从党员干部“独角戏”转变为全民参与“合家欢”。
立标树模弘扬榜样力量
建阵地示范样板。开展孝义文化“六进”活动,实施示范点建设“五个一”工程,已打造“六大建设”示范点54个。建设孝义文化长廊、孝义善举榜等特色阵地,建成投用17个孝义广场,7个孝义公园,6条孝义街区、46处孝义文化长廊、83个图书角,打造群众身边的孝义场景。
育特色品牌项目。聚焦民生实事,培育“传承好家训 弘扬好家风”“孝老生日会”“孝义德育作业”“孝义食堂”“孝义存折”“文明大篷车”“‘食’光有爱”“康护夕阳”“光影陪伴”“头顶爱心”等十项孝义品牌项目,各单位培育打造“御源军”“中医基层义诊”“冬送温暖 夏送清凉”等特色孝义品牌。
树典型道德标杆。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25年发布孝义之星20名、孝义之家10户、20名孝义好少年,截至目前全县有县级及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92名。打造孝义典型主题墙,让典型宣传抬头可见、触手可及。走访慰问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上。
汉阴县第四届道德模范暨第三届”汉阴好人“表彰大会(汉阴县委宣传部供图)
服务民生彰显文明温度
开展志愿服务。结合社区“双报到”,开展“关爱我的残疾邻居”“你的小心愿 我来帮实现”“暖冬行动”“爱心妈妈”等特色活动,成立“西城心晴”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老年大学“银龄”志愿服务队,807支志愿服务队举办敬老爱老、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200余场次,受益人口4.5万人次。
“孝义新风进万家“文明实践活动现场(汉阴县委宣传部供图)
办好民生实事。2174名党员参与办理社区实事,创新“子女孝义助保”服务,已为218个家庭代缴养老保险。搭建孝义窗口、孝老便民通道,建立爱心驿站9个,“税木兰”母婴室、“健康驿站”等特色场景获群众点赞。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开设书画、养生等课程,年培训学员800余人次。
深化移风易俗。开展孝义主题道德评议,评出孝老爱亲、重诺守信等正面典型238名,反面典型44名,并通过善行义举榜进行褒扬和曝光。大力宣传抵制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开展“集体升学礼”“集体颁证”等特色活动,发布文明祭祀、文明过节等倡议书12篇,制作宣传短视频16个,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汉阴县委宣传部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