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王驰竹 贾明睿

央广网西安1月11日消息(记者侯凯奇 实习记者贾明睿 王驰竹)1月10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1300吨哈萨克斯坦成品面粉的中欧班列通过西安国际港站专用线缓缓驶入爱菊粮油集团工业园区,标志着首趟中欧班列“门到门”年货专列顺利抵达西安。

中欧班列“门到门”年货专列抵达(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王驰竹 摄)

据了解,此次开行的中欧班列“门到门”年货专列,由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爱菊粮油集团海外厂区铁路专用线始发,通过铁路专用线实现了从国外仓库发运到国内仓库收货的“门到门”运输,省去了汽车摆渡环节,有效提升货物运输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门到门’运输最大的特点是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上架效率,也丰富了我们年货的品类。”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刘东萌说,“中欧班列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优质产品运进了我们国内,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进口年货,让这个春节的餐桌更有国际范。”

当天,第二届“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年货节在爱菊集团西安厂区同步开幕。年货节产品丰富,包含国内外商品合计1000多个规格与品类;活动缤纷,包括年货大集、美食品鉴、互动体验等。

中欧班列“门到门”年货专列为第二届年货节提供了更丰富的进口产品,为消费者们备置年货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和更实惠的价格。“这次首趟中欧班列‘门到门’年货专列的到来,为西安的年味增添了更多‘丝路味道’”刘东萌说。

中欧班列(西安)年货节启动(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贾明睿 摄)

欧班列将进口商品摆上超市货架(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王驰竹 摄)

市民游客正在年货节上购物(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贾明睿 摄)

年货节现场,年味浓浓,热闹非凡,前来购买年货的群众络绎不绝,爱菊集团海外员工在陕留学子女也来到了现场参与社会实践。“我的妈妈在哈萨克斯坦的爱菊公司工作,是她支持我到西安来留学的。”在西北大学汉语预科班学习的艾达说,“在哈萨克斯坦有很多中国商品,很多人通过互联网直接订购商品。将来有机会的话我打算在一家中国公司工作,做‘一带一路’的相关贸易,我相信能够用我的语言特长来为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做一些贡献。”和艾达一样被送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还有好几个,他们的父母通过中欧班列与中国结缘,“一带一路”倡议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民心相通的桥梁。

“在15天之内,哈萨克斯坦产品就可以送到中国。中欧班列‘门到门’年货专列为两国之间经贸,进出口,物流行业,进而为两国之间的百姓相互交流和认识提供平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西安总领馆经济参赞伊萨耶夫·阿拜说。

近年来,随着中欧班列(西安)开行力度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搭乘中欧班列来到国内,成为广大群众日常购物的新选择。针对中欧班列(西安)返程班列货物集中抵达,西安铁路局与西安浐灞国际港务区、西安海关、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等单位建立协调机制,持续优化进出口货物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为年货等重点物资运输提供运力保障。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优化班列运输组织方案,畅通联动协调机制,实时共享到发、装卸、转运等时效信息,提前统筹做好车辆、线路、人员准备,在不断提升年货物资组织效率的基础上,保障中欧班列(西安)的高效转运组织。”西安西站党委副书记贺旭东介绍道。

中欧班列“门到门”年货专列停靠在厂区(央广网发 西安铁路局供图)

西安铁路局与地方部门紧密配合,建成西安铁路口岸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与监管场地协同建设的爱菊集团铁路专用线已投入使用,以更加高效的运输衔接,全面提高通关和场站作业效率,进一步优化“门到门”铁路运输服务举措。截至2024年底,爱菊集团累计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面粉、食用油等农产品20万吨。

据介绍,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4900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目前,西安国际港站已开通中欧班列国际运输干线18条,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构建起了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黄金通道”。

编辑:陈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