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农机轰鸣、花卉市场购销两旺、项目建设“满弓劲发”,3月的西安市长安区,处处是争春奋跑的火热场景。

鲜花经济迎春“绽放”

3月4日,在长安区秦北世纪花园中心的大棚里,各色蝴蝶兰娇艳欲滴,花团锦簇,工作人员紧张地准备着“妇女节”的蝴蝶兰订单。

工作人员展示正在销售的蝴蝶兰(长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最近蝴蝶兰订单激增,已经接了1000多个订单,预计后边几天还会更多,这几天正安排工人加班加点进行包装配送。”秦北世纪花园中心生产主管刘娇介绍说。

依托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几年,长安区建基地、引企业、聚人才、培主体,科技赋能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全区花卉生产面积1.28万亩,2024年花卉综合产值达36.5亿元,花卉产业不仅成长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龙头产业,鲜花经济也成为城市消费的新亮点。

农业生产万象“耕”新

春灌时节,神禾塬上一排排智能喷灌设备的应用,为这片沃野增添了与往年不一样的景致。而科技的力量,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智慧与活力。

“以前春耕浇水,靠人工大水漫灌,费时费力,效果还不理想。现在用自动化灌溉设备,工作一个小时,就能顶人工大水漫灌一天的面积。”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介绍说,利用智能化灌溉设备,不仅效率高,还能精准控制水量,避免水资源浪费,节约了成本。

农机正在作业(长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不仅在神禾塬,杜曲街道西樊村的智能渔业大棚实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引镇街道赵家坡常村利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化除作业……在长安区,随着新机具、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解放了人力,让农业生产从过去的“体力活”变成了只需简单操作的“技术活”,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空间。

项目建设“满弓劲发”

在长安区郭杜街道的佳龙·EMC城市广场项目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忙碌作业。“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玻璃幕墙已安装70%,正在推进内部设施设备安装工作,预计10月竣工。”项目经理张博介绍说,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成为集购物、休闲、创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体,为大学生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就业和创业服务,预计新增就业岗位4100余个。

据介绍,今年长安区将大力实施“九大攻坚行动”,实行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审批,加速推动今年261个、总投资额1539亿元的项目建设,确保新建项目三季度全部开工,年度完成投资155亿元以上,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长安区委宣传部供稿)

编辑:陈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