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9月1日消息(记者刘昱 实习记者张昊科)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作为一家深耕数据领域二十余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林数据)专注于工业数据治理与智能分析,通过技术赋能实体经济,为能源、制造、教育等国家重点行业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支持。
技术迭代:从数据治理到人工智能
在美林数据西安总部办公区,电脑进入业务数据系统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型风力发电机运行的实时动态,一目了然。
“我们主要服务的是大型的国央企,通过大数据为企业提质增效。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的 Tempodata 系列大数据产品已经为超过1000家大型企业服务。”美林数据总经理程宏斌介绍。
Tempodata 系列大数据产品为发电企业服务(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 张昊科 摄)
从早期流程系统开发到承接国家电网“SG186”工程跨入数据治理领域,再到2010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数据挖掘中心布局AI前沿,美林数据以“场景驱动+技术深耕”双轮驱动战略实现突破。
在技术升级迭代的过程中,美林数据并未陷入纯技术路线,而是明确提出“业务驱动的数据治理与智能应用”理念。“没有高质量数据基础,任何分析模型都难以发挥真正价值。因此,在推进数据分析应用的同时,持续反向加强数据标准化与治理体系建设。”程宏斌介绍,目前,公司形成了以数据应用反哺数据治理、以治理强化智能分析的良性循环。
“技术必须服务应用场景”成为美林数据面对技术变革时的核心原则。无论是早期建设数据中心,还是如今构建产业大脑、大模型应用、产教融合培育,美林数据将技术升级、研发投入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已在数据治理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的研发总投入超一亿元,形成扎实的自主产品体系。
应用先行:工业大模型实战落地
随着大模型技术迅速兴起,美林数据将其视为“数据价值放大器”和“企业知识激活器”。基于早在2010年就开始积累的数据挖掘与算法能力,公司迅速推进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落地。
“我们坚持技术应用必须扎根实际业务场景。”程宏斌在采访中多次提到,要以应用先行,按业务场景的需求做相应的数据治理,这样能最快实现数据价值变现,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难题。
与国内某大型发电企业的合作中,针对企业亟待解决的大型设备运维等需求,美林数据为其打造基于大模型的设备智慧运检平台,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运维,将故障根因定位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定检方案生成时间从1天压缩到10分钟,违规操作率下降至5%以下。
在美林数据服务的上千家企业中,包含能源、制造等多个细分领域。针对不同企业的数字化需求,该公司基于数据驱动打造“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提供斧头,更帮助客户掌握如何砍树。”程宏斌坦言,这种结合方法论+产品与服务的解决方案能力,是区别于纯技术或纯产品型公司的关键。
产学研协同:培育工业数字新生态
现阶段,美林数据在“技术+”与“业务+”双轨并行的基础上,有了更加长远的计划和目标。
美林数据总经理程宏斌接受采访(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 张昊科 摄)
“目前,公司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技术研发合作。近日,与上海空间推进技术研究所共建了数据资源管理与利用联合实验室,从项目制合作转向相互赋能的长远技术合作。未来,我们要继续推进这种合作模式,与战略客户共建联合体,帮助他们围绕主要业务场景去做技术深耕,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程宏斌介绍。
此外,产教融合也是美林数据的重点业务方向之一,基于美林数据在产业侧积累的真实工业场景和应用案例,面向高校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科,打造了数智人才应用能力成长平台,目前已服务全国超300所高校,为产业输送具备数据能力与业务认知的复合型人才。
“美林数据服务的装备制造、电网、能源等行业客户,都是‘国之重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又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因此,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其实是跟国家的战略和产业需求紧密相扣的,是对国家发展战略及规划的落地和践行。”谈及未来发展,程宏斌如是说。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