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3月7日消息(记者 刘昱)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长期关注中国戏曲的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建议,应多措并举促进各门类艺术人才队伍的均衡发展和持续壮建,培养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戏曲人才。同时,要进一步净化和提升戏曲网络传播生态建设,推动戏曲在民间活态化生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传播日益兴盛,戏曲传播人才培育尤为重要。李梅建议,要依托高等院校资源,发挥院团实践优势,加强对专业人员从学校到院团,从传统剧场到新媒体平台的高效、综合培养,培养一批既懂中国戏曲艺术,又懂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人才,提升戏曲新媒体传播效能。

传统戏曲如何应对传播和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李梅认为,要积极发挥专业院团及从业人员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净化和提升戏曲网络传播生态建设,推动戏曲在民间活态化生存。同时,采取演出与演播并举、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除院团自身外,运用省级、国家级平台,加强戏曲艺术在各类展演展示活动的传播力。还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做好戏曲文化内涵的当代阐释,让更多新媒体受众了解戏曲,欣赏戏曲,认识到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为推动中国戏曲“走出去”,李梅建议长期为戏曲艺术海外传播和院团走出去搭建平台。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积极发挥平台作用,通过举办讲座、演出、培训等方式进行戏曲传播和推广。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文化走出去项目、“欢乐春节”、国际赛事及论坛等方式,寻求更多中国戏曲走出去的路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更多外国友人通过既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兼具传播属性的精品戏曲艺术了解中华文化,进而提高戏曲文化价值的海外观众认同度,提升戏曲艺术的海外影响力,为世界戏剧发展贡献中国戏曲智慧。

编辑:陈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