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段先生5个月前查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因无明显症状未及时治疗。1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且逐渐加重,随后前往西安市第三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就诊。

主动脉瓣是左心室通往全身的“主门”。正常时,它在心脏收缩时完全打开,舒张时严密关闭。而段先生的瓣膜因严重钙化,瓣口面积仅剩1.1cm2,如同“生锈卡死”,血液难以通过。心脏不得不超负荷工作,导致心肌肥厚(室间隔达15mm),若不干预,将迅速进展为心衰。一旦出现症状,平均生存期显著缩短,手术是当前公认最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

经全面评估,田磊副主任医师团队为段先生实施了“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相比传统20–25cm正中开胸,该术式切口缩短近一半,无需劈开整个胸骨,却仍能清晰显露手术视野并建立体外循环。

术中,团队精准切除钙化瓣膜,成功植入25号生物瓣。虽然技术难度更高,但该术式具有以下特点: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疤痕小,并保留胸廓稳定性,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

术后超声显示:新瓣膜功能良好,无瓣周漏;跨瓣压差从79mmHg降至正常,心脏泵血阻力解除。尽管心肌肥厚需时间逆转,但心脏负荷已明显减轻,为远期康复打下基础。段先生术后恢复顺利,已出院开启“心”生。

医生提醒:早期常无症状,心脏彩超是诊断金标准。有不明原因胸闷、气短者,应尽早检查。

微创不是“小病才用”。包括主动脉瓣病变在内的许多心脏重症,如今也可通过小切口、胸腔镜等微创技术安全治疗,兼顾疗效与生活质量。

段先生的救治过程,展现了当前针对心脏瓣膜疾病,可以通过精准诊断、微创技术及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进行有效干预。该病例也说明,在临床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用更小的创伤解决复杂的疾病问题,是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

编辑:刘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