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干货满满!2025生态环境信息化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分会在西安召开

11月7日至9日,2025生态环境信息化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分会在西安举办。本次年会以“人工智能赋能生态环境治理”为主题,汇聚生态环境领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专家学者以及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融合创新与未来发展。

开幕式由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纪委书记毛剑英主持。他介绍,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信息中心围绕数据赋能、智慧应用、安全保障等多业务板块精准发力,建成危险废物管理系统、推进碳市场数字化,构建“3+1+N”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及行业大模型。他呼吁,全国各省市积极探索、主动作为,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生态环境新质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郝彦伟强调,陕西将把人工智能与环境治理深度融合作为“十五五”重点任务,通过打造智能化环境监管平台,为环境治理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未来,将持续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监测、应急处置、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的场景应用,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为实现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字化支撑。
主题报告环节,多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同台分享,聚焦生态环境数智化转型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鹏城实验室智能计算部所长、鲲鹏领军研究员、博导刘方明,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副主任薛文婷等分别以《国产算力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机遇、挑战与示范应用》《中国绿色转型进展与“十五五”展望》《陕西省生态环境数智转型探索与实践》《数智重塑生态治理 赋能美丽西安建设》等为题带来干货满满的专题分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和实践借鉴。

作为本次年会的承办单位之一,陕西环信恒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生态环境信息化研发建设二十余年,厚植陕西环境信息化基业,融合电子、通信、数字信息化、模型分析、地理位置、物联感知、AI智能等多领域技术成果,聚焦多源数据研发与应用,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平台打造生态环境信息化创新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成功落地多项标杆应用案例。
本次年会搭建了政策解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科学技术普及的高层次平台,为“十五五”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各方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创新,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更强动力、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 同海怡)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