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1月9日消息(记者刘昱 实习记者高悦)“西咸新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溢效应’思路,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任务。为了更好支撑秦创原总窗口和示范区建设,近期我们深入分析了国家、省、市、新区四级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条款,结合新区企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政策支持方向,每年大约可形成6.23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示范区可用资金约1.05亿元。”11月6日,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局长王斌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西咸新区供图)
据悉,《西咸新区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即将印发,这将成为抓好创新港片区建设的主要依据。
《方案》明确,西咸新区将聚焦“四类资源聚集”:聚集科创资源,布局12项任务,争取落地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聚集人才资源,每年培养100名拔尖人才、开展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聚集产业资源,2027年示范区无人机产业规模达10亿元,高企、瞪羚企业分别突破1500家、35家;聚集金融资源,创投小镇年内运营,三年引入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目前,示范区已形成多元保障机制:省市区三级专班联动,248家校企合作企业入驻,布局“科技策源—创新孵化—产业转化”三个圈层,创新“校招共用”人才模式。沣西新城按“1446”思路推进,已聚集31个研究院、3万名科研人才,落地20余个龙头产业项目及460余家成果转化企业,设立13支总规模超200亿元基金。
根据《方案》计划,预计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创新港这片热土上,基本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和科技产业金融的“两个链路”,有效贯通教育到人才成长、人才到科技生成、科技到产业转化的“三条路径”,加速聚集科创、人才、产业和金融的“四类资源”,让创新港片区成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教科人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区。
为保障目标实现,西咸新区每年将提供6.23亿元资金支持,其中示范区可用1.05亿元,覆盖科技企业创新、平台支撑、人才引育、科技金融等领域,最高给予企业1000万元支持。未来,示范区将打造教科人一体化改革西部示范,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