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渭南9月23日消息(记者刘昱 侯凯奇)9月23日秋分时节,被称为“中国红提之乡”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迎来16万亩的葡萄丰收。一颗颗硕大的红提,犹如垂挂着的“红宝石”。藤枝上一串串红提、紫葡萄点缀着秋色,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图景。

当天,“央广原乡行·金秋绘丰收”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走进陕西省合阳县。直播活动中,央广网记者走进合阳县红提产业园内,和直播间众多网友一同分享丰收现场的甜蜜和喜悦。

合阳县地处北纬35°黄金地带,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黄河西岸,海拔500米-1580米。因气候适宜、土层深厚、灌溉便利、光热资源充足、土壤含钾量丰富,合阳成为了红提的适生区。

合阳无籽红提葡萄(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唐婷 摄)

从上世纪90年代,合阳人民开始试种红提。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全县的红提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农业转型发展之路。

走进合阳县新池镇坡赵社区,葡萄大棚在百余亩土地上整齐排开。在智慧大棚里,无籽红提果香四溢,沉甸甸的果实被精心呵护。大棚内的避雨栽培、“Y”形架、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以及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等先进技术在合阳县的葡萄大棚内广泛应用,优果率达90%以上。

目前,在合阳种植的葡萄品种超20种(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唐婷 摄)

“截至目前,合阳县共种植葡萄面积16万亩,总产量22万吨,总产值18亿元。主栽红提葡萄,搭配发展无籽红提、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甜蜜蓝宝石等新优品种,所产红提葡萄粒大,穗美,色艳,香脆可口,具有极好的耐贮性。作为陕西省最大的优质红提生产基地,品牌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雷英贤介绍。

近年来,合阳县委、县政府以打造“中国红提之乡”、建设“西部果业强县”为目标,秉持“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红提葡萄产业。

金秋时节,合阳红提喜迎丰收(央广网发 合阳县果业发展中心供图)

合阳县在葡萄产业发展中不断加大政策支持与引智引技力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制定了红提葡萄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实行“果、畜、沼、草、水”五配套循环经济模式,推行“灯板袋”物理防治方法,执行严格的生产流程监督追溯制度和果品检测制度,从源头上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合阳县的地理位置适合红提的生长,同时也造就了合阳红提独特的品质。我们主要是通过开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养新农人,用技术和服务来助力合阳红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合阳的红提种植更有科技含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驻站专家张宗勤介绍道。

当前,合阳县拥有各类果业合作组织70多个,贮藏、加工、流通型果品企业40多个,果品经纪人400余人,并注册了“紫霞鲜子”“硕丰圆”等商标。“合阳红提葡萄”入选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先后被授予“红提葡萄无公害示范县”“中国红提之乡”“红提葡萄规范栽植示范县”等称号,还荣获了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十五金四银五优”水果奖。2025年合阳红提葡萄品牌价值达到18.03亿元。

此外,合阳五纵七横的交通路网,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高效便捷的电子商务让合阳葡萄畅销全国以及东南亚地区。

金秋季节,万亩合阳红提挂满枝头,欢迎来合阳品红提、赏美景、看非遗,感受黄河岸边的“醉”美秋色。

编辑:苏睿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