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西安科学园,各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持续跑出“加速度”。走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现场记者看到,该项目的主体已封顶,目前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为确保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快速推进,西安科学园提供了全方位的高效保障。园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优化施工流程,为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作为西安科学园的重要科技创新项目之一,其建成后将对提升我国授时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将为国家提供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授时服务,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电力、金融等领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实拍图(西安高新区供图)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介绍,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分别利用增强型罗兰无线电长波授时技术和光纤授时技术的高可靠、高精度特征,建设与卫星导航授时相互独立、相互备份、相互补充、相互增强的地基授时系统,与现有其他授时系统一起构建立体交叉、统一溯源、安全可控、性能先进的国家级授时系统,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运行和相关科技发展,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

据悉,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总投资约16.7亿元,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牵头建设,建设国家级授时系统的运行控制中心,与星基授时系统共同构成星地一体化国家授时系统。

同时,该项目全面负责地基授时系统的运行、监控、测试评估与系统维护,为量子信息、地球科学、射电天文、高能天体物理、空间天气等多学科重大研究提供高精度时间频率信号和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高新区供图)

在产业应用方面,该项目主要围绕空天科技和信息科学领域开展产业应用,涉及的高性能系统设备设计研制大部分由在陕科研单位和企业生产。

如大功率LORAN固态发射机和大型发射天线(280米)由中电20所研制、长波差分接收机由西安空天电子和中电20所研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长波接收芯片由西安交通大学和国家授时中心研制;超稳微波源和精密光频梳由西北工业大学和国家授时中心研制;将带动计算机、通信技术、天线技术、集成电路、芯片技术、光纤传输等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促使陕西成为时频及相关产业发展和示范推广的基地。建成运行后,预计每年将产生1亿至2亿元的经济效益。

未来,西安科学园将继续加大对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等高质量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同时,园区还将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西安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西安高新区供稿)

编辑:侯凯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