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1月19日消息(记者张晋鹏)19日,山西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西省民政厅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山西民政事业发展情况。五年来,山西省民政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效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有力有效保障基本民生,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喜事办理、殡葬服务等专项社会事务服务。经过持续推动不断深化,山西社会组织更有活力、公益慈善氛围更加浓厚,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山西省委宣传部供图)
扶残助残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发布会上,山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红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共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26.93万人,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44.27万人,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5.51万人。2025年补贴标准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2元/人/月,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9元/人/月,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护理补贴54.5元/人/月。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近期已研究部署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工作。”李建红表示,下一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将由全省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的15%和20%,同步提高至22%。政策将从2026年1月开始实施。
“近年来,我省老年人口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778.99万人。”山西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正厅长级)曾庆勇在发布会上表示。据介绍,截至2024年末,山西省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778.99万人,较2020年末增加118.4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由18.92%上升至22.61%;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541.84万人,较2020年末增加91.5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由12.90%提高至15.72%,山西省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近年来,山西省老年人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加快形成。曾庆勇表示,目前山西共87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2个集体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48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月”活动。
为助力山西省银发经济发展,今年还组织实施了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消费补贴“晋孝焕新”行动,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居家适老化产品给予30%的补贴,最高可享受1.8万元。目前该行动已在线上线下全面铺开,有效激发了银发消费潜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