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1月18日消息(记者张晋鹏)“今年1至10月,山西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同比增长了40%,全省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17日,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晋斌在山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对山西科创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央广网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提问(央广网发 山西省委宣传部供图)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山西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一年一个新台阶,到2024年,山西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较2020年翻了一番。今年1—10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同比增长了40%,显示出山西省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山西各市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全省布局了49个中试基地,建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7家,通过上下游联动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基本覆盖全省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节点。
山西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发挥企业“出题者”和“阅卷人”作用,持续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研发费用补助政策,科技创新券政策升级至2.0版,满足了企业差异化创新需求。企业正日益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为提升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服务平台功能,山西建设“科技成果库”和“企业需求库”,目前收录了供需信息4万条。常态化开展路演对接活动260余场,技术经理人队伍扩大至1300人,为55名技术经理人评定职称。建成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88家,搭建起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桥梁。
王晋斌表示,山西正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经理人职称评定、横向科研经费作价入股“三项改革”,试点高校扩大至12所。同时,科技成果转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系统上线运行,创新生态得到改善和提升,科研人员成就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