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省首个农业院士工作站结硕果
玉米亩产达1003.8公斤 较普通农田增产17.4%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烟镇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千亩玉米今年迎来丰收。日前,经专家现场测产,这里的玉米亩产达1003.8公斤,较普通农田增产17.4%。这一喜人成果,得益于今年1月落户阳泉的山西省首个农业院士工作站——土壤健康徐明岗院士工作站的技术赋能。
土壤健康徐明岗院士工作站的落地凝聚着阳泉市引才聚智的满满诚意。为邀请徐明岗院士团队扎根,阳泉市科协全程对接,政府多部门协同联动,配套出台《关于支持院士在泉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从建站补助到研发奖励,构建全链条保障。山西东大土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办公实验场所与中试车间,让科研团队安心攻坚。
目前,工作站人才规模已从初期4人扩充至15人,吸纳跨学科科研人员50余人,实验设备从10台增至52台,同时联动山西农大(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等资源,形成协同攻关合力。针对山西土壤酸碱化、重金属污染等痛点,成功研发三大类土壤调理剂及配套肥料,在盂县、平定等地建立4个试验基地,构建技术推广网络。
科技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田间效益。中试车间4条生产线投用后,成果产业化成功率达80%,首条矿源纳米土壤调理剂生产线已投产。在西烟镇示范基地,不仅玉米大幅增产,土壤有机质也提升至2%,亩均节本增收200元至300元。2025年农民丰收节上,示范田产出的饱满玉米引发农户争相咨询,17.4%的增产率获专家认证。
更值得关注的是,工作站正推动科技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团队探索煤矸石充填造地技术,实现固废资源化与耕地修复双向赋能,为阳泉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记者白雪峰)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