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0月23日消息(记者张洁)2025年10月23日,“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创新的展陈语言,深入解读晋祠跨越三千年的文化精神,展现其在三晋文脉传承及中华文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
该陈列项目于2023年启动,策展理念立足“守护与滋养”,围绕“塑、铸、书、树、母”五大主题,系统梳理从晋祠到三晋、从祭祀到文明的文化谱系。展览突破地域限制,不仅聚焦“晋国之祠”“晋水之祠”的传统内涵,更拓展“晋地之祠”的宏大叙事,将中华祭祀文化与晋祠祠祀传统置于文明演进背景中呈现。
据晋祠博物馆副馆长谢强介绍,“本次展览中,陈家息庐、文昌宫、翰香馆都是第一次作为展厅面向观众开放,全套的唐刻《华严石经》为全世界首次完整展示,意义非常重大。”
展区覆盖多处核心建筑与新增展区,展陈流线与晋祠游览路线高度统一,以陈家息庐为起点,沿东西向中轴线依次经水镜台、献殿、鱼沼飞梁等至圣母殿,再北行参观唐叔虞祠、关帝庙、文昌宫等,最终以翰香馆作结。各展区主题鲜明、形式多元,实现信息与古迹的交相辉映。
本次陈列突出三大特点:一是不可移动文物与展陈内容有机融合,践行“不可移动文物即展品”的理念,拓展遗址类博物馆展陈新范式;二是多媒体技术创新性应用,运用AR、VR、互动投影等技术,构建沉浸式观展环境;三是通过原创话剧、非遗展演、庙会重现等方式,实现民俗典故活态化演绎。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此后,太原还将推出《芳华未艾》《光影太原》《红色记忆》等一系列融合传统与新时代的专题展,并赴四川、福建、山东等地举办文化交流展,讲好太原与山西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