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非遗进景区·文旅促发展”活动在祁寯藻故里景区举办,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活动现场(寿阳融媒供图)

活动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平舒乡人民政府、县文联主办,县文化馆、县文物管理所、祁寯藻故里景区承办。活动现场,傩舞、寿阳耍叉、霸王鞭等多个节目轮番上演。傩舞舞者们夸张的肢体语言与极具节奏感的舞步,将传统傩文化的神秘庄重展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技艺表演霸王鞭在震天的锣鼓声中开场,十余名表演者手持彩鞭腾挪翻转,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此外,非遗集市热闹非凡。寿阳钩艺、福寿剪纸、寿阳根雕、拓碑技艺等传统手工艺展位前人头攒动,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令人叹服。

节目轮番上演(寿阳融媒供图)

“今天这个非遗活动现场非常热闹,不仅能吃上各种非遗小吃,还欣赏了精彩的非遗表演,真是不虚此行。”群众付永智说。

活动期间还为寿阳县第二届非遗文创作品大赛的获奖者颁了奖。据了解,本届大赛以“创意赋能非遗,匠心铸就寿礼”为主题,共收到185件参赛作品,经过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环节严格筛选,最终31位优秀传承人脱颖而出,分获各类奖项。活动还为寿阳刘氏蛋雕、傅山康养愈疗等7个规范化非遗传承所授了牌。

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令人叹服(寿阳融媒供图)

“今天获得创意作品大赛非遗技艺类一等奖,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鞭策。未来,我们寿山蛤蟆茶将继续把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传承下去,更好地弘扬寿阳传统文化,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寿山蛤蟆茶传承人吴瑞图说。

近年来,寿阳县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科学保护思想指导下,着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不断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新成效。目前,寿阳县有1个国家级、9个省级、32个市级和97个县级非遗项目,培育了206名县级传承人、35名市级传承人、7名省级传承人和1名国家级传承人。同时,文物保护成效显著,642处文物单位数量位居全市第二,为促进寿阳县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孙凯 陈阳 王静)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