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1月29日消息(记者郎麒 实习记者吴浩楠 张錾节)11月29日,由山西博物院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博物馆等5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巴从西南来——巴人的历史与文化特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二层临展厅精彩亮相。
开幕仪式由山西青铜博物馆副馆长张锐主持,山西博物院副院长梁育军致辞并宣布开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员王麒越对展览进行深度解读,为公众解读神奇独特的巴人历史与文化。仪式现场,土家族《摆手女儿家》上演。学者们认为土家族可能为巴人后裔的一支,两者在文化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和传承关系。摆手舞由原始祭祀舞蹈演化而来,舞姿多模仿爬山、涉水、农事、战斗等动作,反映出巴文化的悠长余韵与旺盛生命力。
早在4000多年前,以刚勇尚武著称的巴族,就已经出现于中国的西南大地。这支古老的族群,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因参与翦商有功,于周初在汉水流域分邦建国,后历经迁徙,占据四川盆地东部开始壮大,战国时达到鼎盛。战国七雄相继称王后,“巴亦称王”,与楚、秦、蜀等国交流密切。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郡治江州(今重庆市)。但巴人创造的巴文化仍在继续传承和发展,他与蜀文化一道,构筑起长江上游文明的基石,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展品以青铜器为主,辅以陶器、石器、玉器等,共计约160件,主要来自重庆涪陵小田溪、云阳李家坝、万州大坪、九龙坡冬笋坝、开州余家坝、湖北宜昌路家河、中堡岛等典型巴文化遗存文物。展览分为“巴人·巴国”“巴人·巴俗”和“巴人·余韵”三个单元,从巴人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巴文化的神秘面纱。
本次展期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3月16日。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