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阳泉10月9日消息(记者张洁)近日,在山西省阳泉市矿区2025年新录用公务员青蓝结对仪式现场,34名新录用年轻干部对结对导师,许下铿锵承诺:“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年轻干部,我定以导师为镜正衣冠,恪守廉洁底线,锤炼过硬本领,将所学所悟化作担当作为的坚实力量……”
近年来,阳泉矿区紧扣“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严实、清正廉洁”的年轻干部培养目标,将“青蓝工程”作为人才培育核心抓手,量身制定《阳泉市矿区“青蓝工程”导师帮带制实施方案(试行)》,以两年为培养周期,分领域在区直机关、街道、社区(村)开展精准培育,构建起“全域覆盖、精准滴灌”的传帮带体系。
“前期的资料梳理和数据分析至关重要……”在矿区财政局监督综合股的办公室内,导师辛红兵正向年轻干部穆云景传授着重大项目督查检查的“通关秘籍”。
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赛道上,辖区各单位妙招频出,为提升“青蓝工程”实效各显神通。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下人才培养“加速键”,创新推出“1+N”导师带徒制,打造“云端+课堂”双轨学习矩阵,覆盖线上线下学习场景,并以职级晋升机制掀起“比学赶超”热潮。
而阳泉第十二中学则打造了教育人才成长“梦工厂”,“沉浸式”跟岗深耕一线,“靶向性”评课直击痛点,项目化教学(PBL)激活思维,“精准化”辅导助力攻坚;与此同时,沙坪街道搭建实战练兵“大舞台”,通过“一对一讲解+场景化模拟”让政策入脑入心,“导师指导+对象跟进”的组合拳协同破题,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更是让问题“无处遁形”……导师们化身为年轻干部身边的“最强外援”,助力他们快速蜕变为独当一面的实战强将。
“老前辈们悉心帮扶,倾囊相授,年轻干部淬炼磨砺、锻筋壮骨,这种经验传承与思维碰撞,让双方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双向奔赴’,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矿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郭龙飞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矿区已完成干部师徒结对950名,覆盖区直单位、教育系统、街道村社等。通过“传帮带”机制的深度实践,矿区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专业素养、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呈现出青蓝相济、教学相长、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当前,在“青蓝工程”的持续推进下,阳泉矿区正不断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培养堪当转型发展重任的高素质队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矿区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