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大同市新荣区锐华能源(大同)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直流快充充电桩整装待发,上半年产销两旺的势头持续向好;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产品正发往全球多地市场……这片热土上的活力图景,正是新荣经开区聚焦产业转型、培育特色集群的生动写照。
锐华能源(大同)技术有限公司员工组装调试设备(充电桩)(李常慧 摄)
近年来,新荣区依托现有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锚定科技和能源赛道,以材料、能源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链主”企业培育,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转型。2024年,工业投资完成24.88亿元,同比增长87.44%;工业产值达74.28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8.72亿元,同比增长28.6%;转型项目投资达24.88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100%。
围绕材料产业,新荣区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构建起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针对区内石墨碳素企业集中但产品传统的现状,开发区通过创新招商模式、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企业向高端化转型。大同新成新材料4000吨半导体用等静压石墨材料项目、大同通扬新材料2.2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配套项目相继投产,同威碳素稀土冶炼用碳素阳极板、溢兴源炭素大规格石墨电极加工线等项目落地建设,让石墨碳素产业链从传统加工向等静压石墨、高纯石墨、负极材料等高端领域延伸。为了打造一批“链主”企业,引进落地了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大同锡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全部投产后,将集聚一批生产碳化硅粉、石英管等半导体新材料的上下游企业,形成闭合的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受电弓滑板在试验台测试检验(新荣区新闻中心提供)
该区通过引进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头部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地投产了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5GW光伏组件项目,拉开了能源产业发展的序幕。在该公司的示范引领下加速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锐华能源新能源装备项目专注充电桩、光伏逆变器生产,其SMT车间的全自动化设备保障了充电桩“心脏”PCBA模块的高效产出,产品经过20多道工序、上百次测试后投放市场;南电科技新能源装配项目聚焦变压器和变流器制造……这些项目投产后,将共同构建新荣新能源装备制造暨数字经济产业园,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圈。
此外,依托丰富的风、光和土地资源,新荣区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循环发展模式。中联云港、明阳风电、中鑫电联新型储能电站等项目,与隆基绿能、锐华能源等企业联动,构建起“产、销、纳”一体化循环格局。2024年引进的武汉天钠科技3000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为新能源产业注入新动能。作为全球“球形化”硬碳负极唯一供应商,该企业的产品具有高压实、高首效和高克容优势,项目投产后将打破国内上游核心材料技术瓶颈。目前,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已成形,后续将推进路网铺设、装饰装修等工程。项目建成后,将聚焦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为钠离子电池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电池材料生产地。“我们拥有全套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工艺工序控制系统,以及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检验、检测设施。销售网络不仅覆盖国内20多个省份,还出口到南美、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赤义德说。(马静波 宋佳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