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4号玻璃大棚的贝贝南瓜采用的是双排槽基质栽培,这种栽培方式是山东寿光最新的栽培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能够完全与地下土壤隔开,可以防止地下土传病害……”7月22日,记者跟随天镇县高科技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行政部工作人员李晓梦来到该园区荷兰种植模式玻璃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不同种植模式的无土栽培技术示范展示。

天镇县高科技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天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天镇县高科技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是天镇县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通过引进“山东寿光”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打造的一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教育培训、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承担着示范引领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和合作社产业升级的重要功能。

李晓梦告诉记者,今年示范园内集中打造了19种玻璃温室种植模式,不仅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高效、环保和智慧化特点,丰富了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也为周边地区的农民提供了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平台。

玻璃温室里形式各样的种植模式(天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5号玻璃温室里,形式各样的种植模式尽入眼底。错层管道栽培、叠碗式立体栽培、漏窗式栽培、六边形漏窗栽培、菠萝塔栽培、A字架基质栽培、三角形气雾培、平铺式管道栽培、仿生螺旋立柱栽培、塔式管道栽培、回形管道栽培、浅液流栽培、传动式滚筒栽培、大螺旋栽培、时空隧道栽培、空中廊架、复合式栽培、错层基质栽培等18种创新种植模式,每一种都展示了现代农业技术的独特魅力与高效性。

李晓梦边走边介绍,错层管道栽培通过多层管道设计,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得单位面积内的作物产量显著提升。叠碗式立体栽培则利用特殊的碗状容器,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便于管理和采摘。漏窗式栽培、六边形漏窗栽培、菠萝塔栽培,通过巧妙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增加了作物的通风透光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在A字架基质栽培区,记者看到,作物沿着A字形的支架攀爬,不仅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还使得作物生长更加有序。三角形气雾培则利用气雾技术,为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同时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多种种植模式各具特色(天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平铺式管道栽培、仿生螺旋立柱栽培、塔式管道栽培等种植模式,也都各具特色,展示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在回形管道栽培区,作物沿着回形的管道生长,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浅液流栽培则通过控制营养液的深度和流动速度,为作物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

传动式滚筒栽培和大螺旋栽培,更是将机械化与智能化相结合,实现了作物的自动化种植和管理。时空隧道栽培和空中廊架栽培,则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观赏和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的绝佳场所。复合式栽培和错层基质栽培,则通过多种种植模式的结合,实现了作物的高效共生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面对这些新颖的种植模式,李晓梦表示,“这些种植模式不仅展示了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更体现了对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例如,眼前的这几种管道水培模式,通过管道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同时减少了土地资源的占用。而在另一边,采用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的模式,不仅成本低廉,且椰糠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微环境。”

据了解,该园区还为这些种植模式配备了先进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和智能灌溉系统,确保植物在最佳的生长条件下茁壮成长。这些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监测到的环境数据,自动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以及精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示范园还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玻璃温室内各项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查看温室内的环境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也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未来,这些技术将在天镇大地上得到普及,也势必会推动天镇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师小淦)

编辑:张晋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