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山西大同新荣区花园屯镇,眼前展开的是一幅生态和谐居民幸福的美丽画卷。道路宽阔而平坦,村庄整洁而宁静、产业蓬勃共生。这片镌刻红色印记的土地,正以党建为笔、实干为墨,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新荣区花园屯镇坚持“党建引领、南工北农、融合发展、经济强镇”工作思路,以“1358”强镇富民战略为抓手,统筹推进工业强镇、产业稳镇、生态立镇、文旅活镇、和谐安镇“五大工程”,通过强化组织优势、赋能产业发展、凝聚整治合力、领航文化繁荣,将党的组织力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勾勒出多元协同的发展图谱,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的美好画卷。
赋产业之墨 晕染乡村振兴“共富底色”
花园屯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明确“壮大、培优、育强”村集体经济“强村”路径,完善“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主体”的发展模式,放大“家门口”共富效应。
在苇子湾村,山西亿森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则演绎着农业“绿色升级”的故事。斥资6000万元打造的全自动化屠宰加工厂内,羊肉屠宰加工呈“流水式”作业,熟食、生食产品附加值提升40%。公司负责人温珺说,养殖场产生的羊粪转化为生态肥料,反哺草场和农田,形成“牧草种植-生态养殖-粪肥还田”的绿色循环链。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1000多户养殖户凝聚成养殖联合体,切实让养殖户的“羊圈”化作实实在在的“钱袋子”。
谢士庄村在保持村容村貌的基础上,谢士庄村构建起“村即景区,家即景点,村景一体,全民参与”的旅游体系。同时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小杂粮、林下经济试点种植,赴甘肃会宁调研后启动扁豆种植试验田,带动周边村落种植并计划建加工厂;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吸引青年返乡,与“采凉飞鸡”达成万只养鸡合作协议,流转土地2000亩使村民增收60万元。从单一农业到“旅游+产业”融合,这里正书写着“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双向奔赴。
铺民生之纸 擘画乡村振兴“为民基底”
党建引领为民造福“暖民心”。花园屯镇积极争取财政奖补,实施三墩、谢士庄、三百户营3个村的街巷硬化“一事一议”项目;实施了三里桥——花园屯、花园屯——红石崖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支线建设项目,投资5万元建设姜庄村截潜流吃水项目;投资20万元建设镇川堡村水塔一座;投资38万元,为花园屯村新打吃水机井1眼。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同时积极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慰问活动,有效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党建引领人居环境“美如画”。花园屯镇采取党委抓总、党支部抓落实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各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形成强大合力。同时,广泛开展爱护人居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三级工作责任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一幅幅和美乡村景正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花园屯镇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重要抓手,以基层党支部为主体,深入推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发挥作用,教育引导群众坚决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营造树立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深入民心。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出成效”。花园屯镇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科学划分网格28个,配备网格员28名,构建结构完整、权责清晰的治理体系,建立网格工作群,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党建+网格+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排查安全隐患65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起,真正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神经末梢”。(张选)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