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和煦,鼓点激昂。9月25日,阳泉矿区三矿文化广场人潮如织,随着《鼓舞中国龙》的铿锵鼓点响起,全场欢腾鼎沸。矿区“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示范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视频来源:矿区融媒)
活动现场处处藏着“惊喜”。歌舞展演融入剪纸、刺绣等非遗元素,在灵动舞姿中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与新时代发展活力,让节日文化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用传统快板演绎移风易俗故事,以民俗舞蹈展现丰收喜悦。太极拳、健身气功表演,舒展流畅、刚柔并济,展现传统养生文化韵味。丰收展销区特色羊肚菌品质上乘、瓜果香味扑鼻、红薯堆成小山,摊位前询价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剪纸艺人指尖翻飞,面塑匠人巧手塑形,“文明家风”精美画卷、憨态可掬的“丰收娃娃”跃然眼前。大家围观点赞、争相合影,穿梭在非遗与农产之间,既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满载丰收的喜悦。
为了让文明新风真正扎根基层,惠及群众。阳泉矿区构建“区级统筹谋划、街道全域发动、群众深度参与”的工作体系,通过“基层选、群众演、全区看、全民享”的闭环模式,让文明新风在活动中悄然浸润人心,民生烟火与时代风尚交相辉映,真正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从“纸上”落到“实处”,从“会场”走进“民心”,从“宣传”延伸到“服务”。
“哈哈哈……”现场爆发出的一片笑声,小品《张大爷的生日宴》用本土方言,生动鲜活地演绎了摒弃大操大办、倡导勤俭节约的新风尚。这边笑声未落,那边精彩又至——朗诵《移风易俗谱新篇》铿锵有力地传递文明力量,《竹板声声倡新风》……一个个由身边人演绎身边事的节目轮番登场,将移风易俗理念化作欢声笑语,直抵群众心间。
“这小品演得太真实了!张大爷的事儿可不就是咱身边的家常事?”退休教师李秀英站在人群里笑弯了腰,“又逗趣又管用,看完就知道,铺张摆阔没啥意思,简简单单办事儿才敞亮!”
“本次展演的14个节目,是从全区6个街道57个基层作品中精挑细选而来,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情节真实、情感真挚,贴近群众生活,引发强烈共鸣,真正实现看演出、学文明、赏非遗、享丰收的活动效果。”矿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唐静说。
此次活动从9月25日一直持续至27日。通过移风易俗、群众文艺、全民健身三大特色专场,让群众在欢度“双节”中感受文明新风,在参与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贴近群众、源于生活,打造节日里的‘文明课堂’,让‘文明+文化+民生’深度融合,持续涵养文明新风、增添崇德向善底色,真正实现从‘家门口’到‘心里头’的文化浸润。”矿区区委宣传部部长白俊平说。
文明之花,常开常艳。下一步,矿区将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围绕传统节日策划更多贴合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满意度,为矿区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贾宇洋)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