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是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一中高一新生报到的时间。对于该县教师邓志利来说,他比新生还要兴奋激动,早上六点半就赶到了学校,张罗着新生报到点的布置。作为这一届高一596班的班主任,他虽然未曾见过任何一名新生,但全班55名学生的名字,他三天前就已熟烂于心了。

“家长把孩子交付给你,你就要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长;学校让你担任班主任,你就要不负学校的重托。将心比心,尽最大努力了,虽不成功,但也无怨。”从教20年了,邓志利送走了7届高中学子,孩子们哭着与他告别高中生活的情景;节日里来自天南海北学生的温馨问候;已经参加工作10多年的学生登门看望他的事儿,让邓志利心里充满了欣慰,也越发激发着他对教育的热爱。

“你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学生去做到呢。”学校要求学生6点钟到班晨读,邓志利提前10分钟到班。“一次两次,第三次你还意思迟到吗?邓老师无声中,就把迟到问题解决了。”学生们对邓老师的教育方式佩服得五体投地。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是零。有不少学生不吃早餐,早读课后,邓志利走进班里,“撵”着学生去吃早饭。有学生怕耽误学习,不重视体育锻炼。每天早上,邓志利雷打不动到操场跑步,并邀请带动一批学生加入晨跑队伍。“跑完身体暖了,脑子清了,背书效率都提高了,”考入清华的学生王宏光说,“这种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高考体检时,邓志利担心空腹抽血后的学生会眩晕,特意开车上街给每个孩子买来烧饼和豆浆。“邓老师身上,都是满满的父爱。”学生张妍说。

对于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邓志利更是倾注了无尽的耐心和鼓励。一个叫小茹的女生,家境困难,物理基础差,极度不自信。邓志利在批改她的作业时,不光打对错,还总会写上一句鼓励的话。

“邓老师,是您让我相信,我并不是学不好物理的笨孩子。您写在我作业本上的那些话,是我那段黑暗日子里唯一的光。”毕业后,小茹给邓老师发来长长的短信。

“我觉得物理是世界上最讲道理的学科。”邓志利带的是物理,他说,“教物理最重要的不是灌输公式,而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他的教学理念是‘格物致知,启智润心’。”

为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邓志利在课堂上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容错”环境。每一届的第一节物理课,他总是强调“物理课追求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奇思妙想’。谁的想法最大胆,谁就最值得鼓励!说错了加分,不说零分。”学生张妍回忆,邓老师完全消除了她对“问蠢问题”和“答错”的恐惧,让她意识到“物理学习的核心不是立刻得到正确答案,而是思考的过程。”

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邓志利总能化繁为简。学生翁妙玲说,邓老师用生活中的水流类比电场,让孩子迅速理解了电势、电场强度等关键知识点。2021届毕业生刘婷婷对偏振光的实验记忆犹新:“老师就带来了几片偏振片,通过旋转偏振片,我们亲眼看到了光强的变化,直观地理解了偏振原理。”这种将抽象知识可视化的能力,被学生们称为“灵魂画技”,再复杂的运动过程,在他的图示和讲解下都变得通俗易懂。

邓志利还在班级后方开辟了一个“文化绿洲”,一个摆满了《科学世界》《环球科学》等科普杂志的图书角。他希望学生明白,物理不仅是公式和考题,更是理解世界、创造未来的工具。“这个图书角让我们看到了课本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更增强了对物理的兴趣。”学生们说。

“邓志利所带班级的物理成绩常年位居全市前茅,为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输送了王宏光、刘婷婷等一批批优秀学子。但比成绩更让他骄傲的,是学生们的成长与蜕变。”同事白老师如是说。(杨盘兴)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